本 期 要 目
★ “司柳大战”怎样的风向标?(上)
正如“扒粪运动”促成了美国史上进步主义的改革,此次“司柳大战”或许也是中国转型发展的风向标。
★ 为元宇宙准备了半个多世纪——技术集成还是变局集成?(上)
元宇宙的爆红,既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想象投射,也有疫情的推波助澜,更离不开庞大技术体系的支撑。
★ 小哥革了邮政命——物流业混合前景
随着时代背景的切换,中国快递业野蛮发展的初级阶段已经面临终结。也就是说,快递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在于更好地与整个社会生产、生活和交换方式相兼容。
★ 企业战略迭代三部曲——红海、蓝海、黑海
红海、蓝海、黑海作为企业所处商业环境的三维坐标,分别对应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决策,但企业欲进入黑海,就必须穿越红海的价值竞争、蓝海的价值创新,因为大海本就是相通的,要有跨越红海、蓝海的实力与积淀,黑海空间才能打开。
★ 国资国企扬长避短的命门
国企是“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主战场,“二次承包”或进行阶段性破局?
“司柳大战”怎样的风向标?(上)
(详细分析可参阅《福卡分析(上海)》2021年第48期《“司柳大战”怎样的风向标?(上)》)
1978年11月,34岁的柳传志看《人民日报》发现了一篇关于如何养猪的有趣文章,柳传志看到后非常兴奋,因为从前的《人民日报》充满了阶级斗争文章,这一次却罕见地发现了实用文章。柳传志意识到,风向变了。于是,他停薪留职,高科技企业联想顺势成立,不仅开了国企收购外企之先例(2004年联想收购了IBM的PC业务),在PC市场上亦崭露头角,一度成为民族骄傲。
然而,也许柳传志怎么也不会想到,时间如此巧合,同样是11月,隔了43年后,联想却在2021年11月被推上了另外一个“风口”:20世纪初因揭穿神功骗子而饮誉江湖的“独立学者”司马南,在近一个月来连用七个视频抨击联想。投票门、科创板融资、高管天价年薪、穷庙富方丈再加上后来又爆出来的国有资产流失,几番爆锤后,让联想这个曾经的民族之光沦落到如今人人喊打的境地。根据网上罗列的“联想罪状”,大致可归为两类:
一类是合法但引起社会争议的问题:7年前联想美国总部曾给美军无偿赠送电脑、4年前联想台湾经销商又在9·18当天挂日本军旗来促销,公然伤害了国人的情感;联想“勇闯”科创板(联想港股市盈率只有6倍,而科创板平均发行市盈率就高达54倍),这一贪心举动,再度勾起了社会对联想科技含量不高、贸工技路线等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
另一类则是涉嫌违法问题:从联想股权变更涉及国有资产流失,到联想外籍高管51.8%的占比威胁国家信息安全等。
此时此刻,柳传志想必会感慨一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那么,“司柳大战”究竟代表着怎样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