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要 目
★ 疫情反复,数字确定——改不了环境只能调自己
一面是疫情反复之下严峻的防疫形势无法改变,一面是数字经济的兴起已成定论,对企业来说,在这样的大环境面前,改不了环境就只能调整自身。
★ 绿色经济,从“制造者”到引领者
随着绿色经济成为时代主流,“绿色造富”浪潮徐徐拉开序幕。绿色经济既能创造新的产业机遇,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也将带给中国领跑世界经济新格局的机遇。
★ 凭什么撑起未来产业新赛道?
发令枪响,新赛道上传统招商手段纷纷失灵,未来产业的庞杂与多变让地方政府难以适应。撑起未来产业新赛道需要转变思路,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 过去娘姨,当下阿姨——中国家政未来
上海娘姨早已在时代变革中不复存在,“菲佣”目前在中国无法取得工作签证,英式管家模式则遭遇水土不服,中国家政模式仍相当粗粝,甚至徘徊在道德底线边缘。
★ 中国经营八杰与美国十五名创业新秀——中美创新两条线?
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经营八杰和美国十五名创业新秀身上,既暗含着时代大变局的进化方向,更折射出在新科技经济时代中美创新路线的差异。
中国经营八杰与美国十五名创业新秀
——中美创新两条线?
(详细分析可参阅《福卡分析(上海)》2022年第42期
《中国经营八杰与美国十五名创业新秀——中美创新两条线?》)
1987年8月,国家经委、中组部、全国总工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工作会议”,首次评选出包括周冠五(时任首都钢铁公司总经理)、冯根生(时任杭州第二中药厂厂长)、马胜利(时任石家庄造纸厂厂长)等20位“中国优秀企业家”。这份名单上的名字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改革开放以来,时势更迭、经济突变,企业创新领军人物前赴后继、层出不穷。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2012—2021年,我国民企数量从1085.7万户增长到4457.5万户,10年间翻了两番,民企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2.1%;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也从第34位上升至第12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业。从40后的曹德旺、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到50后的李东生,再到60后的马云、雷军、王传福等,他们的管理思想观念、所属企业的创新成长力、产业贡献度,无疑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清晰勾勒出一条时代演进的产业结构线,可堪中国企业的“经营八杰”。
如果说这些人是中国无数企业经营者的风向标,那么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科技狂人马斯克等创业“大腕”的传奇故事则激励着无数美国人的创业梦想。正如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教授理查德•泰德罗所言:“美国似乎拥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打造商业巨头的能力,就像意大利盛产歌剧、俄罗斯人独擅小说一样,美国的独特天才在于培养商业英雄”。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的科技初创公司筹集了3300亿美元,几乎是2020年的两倍,其中估值超10亿美元的科创公司比过去五年加起来还多。无数个美国创业新秀在前辈创业事迹以及“车库创业文化”的鼓舞下冉冉升起,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包括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数字货币Basisi创始人Nader Al-Naji、基因编辑工具CRISPR的两位联合创始人、电子竞技PlayVS创始人Delane Parnll、自动驾驶汽车公司Drive的创始人Sameep Tandon等在内的15名创业新秀,他们的产业研究涉及生物医疗、数字货币、智能AI、企业互联网服务等当下乃至未来的科技前沿。可以说,这十五名美国创业新秀身上大概率预示了美国乃至全球未来商业和产业的变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