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财税金融

首页    >    福卡洞见    >    财税金融

白送的比特币巴菲特也坚决不要!加密货币成了“空心币”?

发布时间:2020-02-28    浏览次数:
0

导读:加密货币市场一步步沦陷为“空心币”大混战,加密货币仅仅是形式,再中心、做庄家是实质。


爽约6个月后,孙宇晨与巴菲特的午餐终于是吃上了。



2月6日,以456.8万美元拍下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已于1月23日晚同巴菲特共进晚餐,并表示自己送给了对方一枚比特币及2台内置波场TRON钱包的三星Galaxy Fold折叠屏手机,并转账1930830(巴菲特生日日期)枚TRX(波场币),以及100枚BTT、100枚WIN以及100枚TRC标准的USDT(泰达币)。


巴菲特就此“被”成为波场币的持有者。孙宇晨在推特中称,赠送巴菲特波场币之后,波场币涨超13%。


尽管孙宇晨寄希望改变巴菲特对比特币的偏见,然而巴菲特并未买帐,称:“我确信我的孙子更愿意用美元继承我的财富。”


2月24日巴菲特接受CNBC采访时仍然坚持加密货币毫无价值,并且表示并未持有比特币及任何加密货币,也永远不会持有。


同时,巴菲特在CNBC的Squawk Box节目中表示,他已将内含比特币和波场币的三星手机直接交给了慈善机构GLIDE Foundation。


这给近期涨势凶猛的比特币泼了一盆冷水。


BitUniverse 数据显示,2 月中,比特币价格一度突破一万美元大关,2 月 13 日最高至10500 美元;随后价格开始下行,一度低至 9320 美元;过去两周,价格始终在 1 万美元附近保持宽幅震荡,上涨势能有限。


那么,为何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哲学里面就没有任何加密货币的位置呢?为何他认为数字货币一文不值?




 01


理想中的比特币




最初,比特币以腐朽秩序挑战者的形象诞生,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各国央行大开闸门疯狂“放水”背景下,数学家与IT专家揭竿而起对抗旧货币体系的产物。


不仅以分布式共识机制实现去中心化。


比特币体系的设置基础是区块链去中心化账本,通过点对点的记账、数据传输、认证或智能合约来达成信用共识。


如此一来,传统中间方、权威机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网络共识替代了传统中心,人人都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


而且通过限定货币发行数量对抗通胀。




比特币总量恒定,准确来讲是20999999.9769个,这就确定了比特币不存在超发的可能性,生来就携带对抗通胀的基因。


目前每天生产约1800个比特币,年通货膨胀率为3.82%;待到今年5月新区块奖励减半,每天产生900个比特币,年通货膨胀率为1.79%……


据设定,比特币的通货膨胀将持续下降,并在最后一个单位开采时(2140年)最终达到0。


更以加密形式维护系统平稳运行。


区块链最核心、最底层的技术就是密码学——哈希算法。其运算不可逆,原始数据可以哈希出结果,但从结果无法得出原始数据(即“单向加密”)。


这就相当于每次交易都是不能被模仿、篡改和删减,保证了交易的安全、真实和可追溯。


可以说,比特币作为一种非政治性、非中心集权的法币体系替代方案出现,本身就携带理想主义色彩。


就像2009 年 1 月 3 日,中本聪把当天《泰晤士报》头版标题“财政大臣站在第二次救助银行的边缘”写进创世区块,既有颠覆旧货币体系的野心勃勃,又满溢极客的浪漫。



 02


现实中的比特币




然而,现实毕竟是赤裸裸的,像这样无政府背景、无强大推手的另类货币诞生之后注定将进入“自由生长”,比特币乱象丛生,与其初心渐行渐远。


一,深陷“军备大赛”。


鉴于哈希算法的“单向加密”,就决定要找出哈希值对应的原始值,只能找各种数据不停地输入,谁能更快“撞哈希值”、谁就获得奖励——这就是比特币“挖矿”的本质,其背后是算力大战。


目前比特币全网总算力在72.9Eh/s,即每秒72.9 乘以10的18次方次哈希运算;而一台普通电脑,其算力大约就是1KH/s,即每秒1000次哈希运算。


于是从普通电脑的CPU挖矿,到显卡GPU挖矿,再到FGP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挖矿,再到ASIC(专用集成电路)挖矿,以至于现在的几千条“矿机”协同作业,矿工们竞相搞起“军备大赛”,拼完硬件,拼数量。


二,前所未有的“烧电”投资。




疯狂挖矿必然导致比特币网络消耗大量的电能。


根据剑桥比特币电力消耗指数测算,全球比特币网络一年的能量消耗大约是64 太瓦时,超过同期瑞士的电力使用量(每年58 太瓦时)。


而巨额电力成本也牵引着比特币矿主纷纷到中国上演“西部大开发”。


夏季有四川等西南地区廉价的废弃水电;冬季西北地广人稀、气候寒冷方便矿机铺设与散热,吸引诸多矿工进场,如养蜂人般在西部迁徙,中国也渐渐变成“算力大国”。


按照Blockchain.info 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前十大矿池中,中国独占8家,算力合计占比超过75%。


三,币值难稳定,证伪当初的设计理念。


稳定性是社会天然地对货币币值的诉求,因为有锚挂靠,人们手中的货币财富才不会轻易随风吹雨打飘摇甚至被吞噬。


2009年比特币第一次在现实世界获得价格,当时仅为0.003美元,一个美国程序员用1万比特币才买到两个披萨,而到2017年高峰则飙涨至2万美元,涨幅8年暴涨666万倍以上。


比特币的数量控制住了,但币值前所未有地通胀了,这与纸币的泛滥虽然表现形式截然相反,但在背离货币稳定性上实质却异曲同工。


四,比特币并不安全,被盗事件屡屡发生。


说到底,比特币系统由人写成,而人总会犯错。


要知道CMMI 1级别(即能力成熟度完成级)设定的千行代码缺陷率标准是11.95‰,即千行代码有11.95个bug,而一个iPhone小应用的核心代码就至少有4万行,如Facebook的平台运营则需6100万行,比特币也是数据的、程序化的产品,便可知其中有多少漏洞让黑客有可乘之机。


事实上,从门头沟(MT.Gox)被盗价值4.73亿美元的85万枚比特币到CoinCheck被掠取5.3亿美元的新经币,黑客袭击事件层出不穷,仅2018 上半年,黑客窃取的加密货币价值总额就超过7.31亿美元。



 03


加密货币沦为“空心币”




比特币从一个小众的试验走向大众的狂欢,其异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加密货币狂潮。


毕竟,比特币的涨幅超过我们认知中任何一个投资品种,岂能不吸引逐利的资本蜂拥而上?


听着李笑来睡一觉赚2个亿的故事,孙宇晨讲述“从一无所有到财富自由”, 这种超越常理的财富迁跃能不让投机家心动?


加之,加密货币还是个“三无”地带:无门槛、无规则、无监管,谁都能来此一游,何愁无利可套!


于是2011年,轰轰烈烈的“炒币”开始了,人们对加密货币的第一认知已经演化为“拥有XX币能一夜暴富”、“错过比特币的你,不能错过XX币”。


渐渐地,聪明的人类又寻到了新的商机,如ICO、STO等等,将其对标传统金融市场,使加密货币作为金融衍生品被大量交易。


问题在于,通过投机、炒作达到价格发现的这一条路,随着美国进入市场经济最高阶段、金融大厦险象环生,早被证伪了,币圈投机、炒作的玩法也概莫能外。


毋庸置疑,加密货币的价值已被抽离,正一步步沦陷为“空心币”。


一方面,形式上无锚、无背书,没有实体项目支撑、没有任何的应用场景,甚至与区块链毫无关联,充其量就是一个“概念”,币值完全由营销手段来拉伸。




另一方面,吻合了极端炒作的一切条件。所谓“一个好的故事确实可以割韭菜一波”,恰好从“用科技消解政治”的立意,到对未来可能取代传统货币的预期,再到谜一般的中本聪、HODL等等,加密货币多的是炒作概念与想象空间。


对于“空心币”无中生有、击鼓传花的玩法,巴菲特的举例做了最佳阐述:“比如我揪下一颗纽扣就可以当token(代币),然后出价1000美元卖给你,看今天之内能不能涨到2000美元。”


数据也可说明一切,根据CoinMarketCap网站统计,加密货币约2475种,其中仅62种日交易量超过10 万美元,有2199种日交易量不足 1 万美元,有 700 种日交易量不足 100 美元,大量区块链项目已经死亡或者接近死亡。


截止2018年5月底,已有337名传销币头目被判刑,至少有100亿余元人民币资金被骗。



 04


加密货币是形式,再中心是实质




更进一步而言,“空心币”大混战中,加密货币仅仅是形式,再中心、做庄家是实质。


当数学家、IT专家、资本玩家凑成一桌,就把加密货币世界活生生地变成了一个超级赌场,里面只有三种角色:


①坐庄的人,由数学家、IT专家、大机构构成,作为加密货币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坐在台前直接参与博弈。其中大矿主是算力的主宰,甚至左右发币,如比特币大陆“矿霸”吴忌寒凭一己之力就能硬推强分叉。


②押注的人,也是赌场最多的人——韭菜,就像股市的散户总是被大盘吸引,币圈也是如此。


③开设赌场的人,即各类加密货币交易所,自己搭建平台撮合庄家、韭菜相逢。


于是,加密货币世界不创造社会财富,只是改变了财富分配,以技术中心取代国家中心,用技术、算力不平等替代地位不平等。




加密货币的绝大多数筹码牢牢掌握在少数庄家的手中,如80%的比特币在一个美国人的小圈子里轮回,40%以上的比特币集中在不到1000个美国人手中。


这帮“庄家”藏得了心思、稳得住媒体、拉得来流量、撬得动政府、镇得住创业者、躲得开明枪暗箭,谈笑间把钱挣了。


市场最令人心动的故事也无非是“一颗韭菜的逆袭”,一部分人靠讲故事吸引了别人押注于他们,从“散户”变成了“庄家”,再演一波割新“韭”的老戏码。


不过加密货币圈的“沦陷”,并不证伪区块链的货币应用;加密货币的折戟沉沙也并不意味着构建新货币体系的尝试将就此停滞。


有关数字加密货币的内容,还可参阅以下文章:


数字货币渐成共识,为何Libra落地却依然阻力重重?

脸书Libra失败了?货币和平演变大幕正徐徐拉开!

脸书Libra币被“谋杀”?——一场发币权转移之战

Libra币是披着羊皮的狼?去中心化究竟是真是假?

一面世就被捧老高,稳定币Libra们背后的货币趋势

谁决定加密货币的生死存亡?


  • 其他文章:

福卡内参

福卡智库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