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财税金融

首页    >    福卡洞见    >    财税金融

发了那么多货币就是不通胀?中国的货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了?

发布时间:2019-06-14    浏览次数:
0

导读


中国货币投放除常规两大机制外还有特殊制造的三大底牌,历经企业经营需求-市场化释放-国家制度性投放-金融化自我生产的明显迭代,却又不发生通胀危机,堪称中国货币之谜。



01货币如洪


随着今年以来,猪肉、蔬菜、水果价格纷纷较大幅度上涨,通货膨胀预期随之提升。而对于这些商品价格的上涨,人们不免把矛头指向了货币。

 

毕竟,近年来中国货币膨胀速度惊人。1978年中国M2才889.7亿元,即便经历1984-1989年所谓奔驰的通胀,年货币增量也控制在数千亿元,可1994-2001年货币年均增长1.51万亿元,增速高达39%,到2002年后每年的货币增长更是突破3万亿元,以致2008年初M2突破40万亿元,以此计算改革开放后30年M2年均增速竟高达23.46%。

 

尤其2008年金融危机后,伴随美联储坐在直升飞机上撒钱,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较2008年1月与2019年4月数据可发现,中国M2余额更是从41.78万亿元增暴增到188.47万亿元。与此同时,美国M2从2008年1月到2019年3月是从47.52万亿元增加到100.263万亿元。

 

这里中国的M2还仅限于传统银行,据非官方统计,影子银行这10年间的增速至少是传统M2增速的两倍,以致专家们疾呼中国货币已然泛滥成灾。

 

照经典理论,货币投放太多,势必引发通胀,爆发经济危机,但令很多人尤其是西方看不懂的是,中国如此开动印钞机,CPI增速竟稳在个位数。

 

更为蹊跷的是,中国在如此货币洪水下非但没发生经典危机,经济依然有高达6%以上的增长,无疑羡煞委内瑞拉等危机国家,亦令无数专家为“中国货币之谜”竞折腰。

 

那么,中国究竟如何制造货币,又如何让货币“乖乖不闹事”?



02货币创造的常规机制


追根溯源,货币的诞生源于商品交换,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农耕文明时期人类为解决以物换物的便利性,经过海贝等各种物品尝试后,最终将一般等价物锚在了金银上,基于人类社会发生大分工的货币就此而生。

 

在马克思看来,因为劳动创造价值,商品凝结着劳动,不管是生产成本还是交易、使用成本,甚至是利润,最终以货币形式被赋予价格,因而,商品生产与流通的过程就等于在“创造”货币。这就意味,有多少商品就需要储备相应对价的金银货币。

 

但毕竟,金银的资源有限,远不能满足生产流通的货币需求,最终政府选择了以其信用背书来发行纸币,这一质变恰恰将货币制造的权力从市场摆到了政府手中。

 

一开始,各国政府的纸币还锚定黄金,直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脱钩黄金,拉开了各国肆无忌惮发行货币的序幕。

 

只要央行投放基础货币,银行满足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就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影子货币——把存款变成贷款,再把贷款变成存款,从表内挪到表外等以货币乘数数倍放大货币供给。

 

单从中国银行业看,2019年第一季度总资产275.8万亿元,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3.57%计算即为37.4万亿元,相当于复制了237.4万亿元派生货币。

 

早年英格兰银行就曾承认通过扩张信用,银行实际创造了97%的货币供给。


显然,除了企业经营生产制造货币外,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恰恰是货币最大的创造者,这成了当下货币创造的两大常规机制。



03中国货币特殊制造的三大底牌


所有国家皆如此操控货币,中国尤甚。表面看,中国货币投放并不像美国那么多,但实际人民币增量前所未有,就在于中国货币特殊制造的三大底牌:

 

一是中国的复式货币投放制度,由国家制度性释放货币。

 

一次是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一次是因资本项尚未完全开放,央行在结售汇制度下被动吃进外汇,投放等值人民币,于是持续多年的高顺差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一度接近四万亿美元,相当于累计被动投放了近27万亿元人民币。

 

虽然2015年“818汇改”一度让外汇储备损失惨重,但截至2019年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依然高达30902亿美元。

 

这么多外汇通过贸易和投资进入中国,又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变成了货币供应。中国人民银行5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约21.25万亿元。

 

而且,中国又拿外汇储备去购买美国国债,并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变相影响美国货币投放。

 

因为一旦像俄罗斯等相继清空美债,无异于倒逼美国向市场投放美元,即便中国在3月份将其美国国债持有量降至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当下手中的美债也高达1.12万亿美元。

 

二在房地产制造货币。

 

不管是建国后土地收归国有、2002年土地招拍挂制的实施,还是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建立商品房市场,利用的恰恰是从行政到市场化的制度切换,让土地和房产价格从无到有,赋予价值的过程实际就生产了货币。

 

据专家测算,从1999年至2018年8月,20年的时间里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约为40万亿。2018年在调拉重压,市场情绪分化的背景下,全国土地出让收入65095.8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自2011年至今的8年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总计超过33万亿元,年均超过4万亿元。截至3月18日,2019年前三个月全国卖地最多的50大城市合计卖地成交金额为5966.9亿元。尽管在政策和市场压力下,同比减少了20%,但土地财政依然是一个重头,继续发挥着货币投放功能。

 

再加上,中国人为买房,不单以“六个钱包”做首付,更以房贷为杠杆超前透支,以致家庭负债高企,房贷已占比银行贷款的半壁江山。

 

据统计,个人未还住房贷款金额从2008年的3万亿元增至2017年的21.9万亿元,2017年末我国住户部门债务收入比为112.2%,其中,房贷收入比为60.5%。房贷超速,几乎让居民杠杆率近十年从17.9%飙升到49%,即便连踩22个月的房贷刹车,截至2018年9月末个人房贷余额24.88万亿元,同比增长17.9%,依然高于整体贷款水平(13.2%)。

 

更夸张的是伴随房价高涨,房子动辄千万,仅凭房产证抵押就能再次以抵押房产市值的5-6成套现银行资金。

 

即便金融去杠杆,国家为控制居民杠杆严禁“房抵贷”,也挡不住“曲线印钞”。

 

中国的房地产显然隐藏着货币滔天的“达芬奇密码”。

    

三是金融信用制造货币。

 

相较于各国央行以国家信用背书发行法币,金融体系靠货币乘数加速货币流通,更靠证券化、衍生化几何级数放大货币乘数。

 

中国这40年无论是M2还是金融资产的规模都是GDP增长的两倍以上,金融化率从1978年的0.3暴涨到2.1以上,不单证券化资产达110万亿元,全社会金融资产高达360万亿元,而且金融信用创造的货币仍在急剧膨胀中。

 

其途径既有不良资产再打包出售,又有金融债券的再质押,还有CDS(信用违约掉期)、CDO(担保债务凭证)等信用变现,更有把虚无缥缈的连债权都不算的东西,从门票、费用到未来预期收入等,都变成货币,甚至,从企业信用到组织创新,连新技术的未来前景都能透支变现。

 

金融到最后仅凭概念炒作就能迅速创造货币,变现能力如此之强,怪不得能虹吸所有行业,形成货币的黑洞了。



04货币流到哪儿?


显然,中国货币投放前所未有,历经企业经营需求-市场化释放-国家制度性投放-金融化自我生产的明显迭代。


但不管是主动投放的常规机制还是被动投放的特殊渠道,都已让中国货币制造登峰造极,却又不爆发通胀,正在于房地产、金融(股市)、科创等牢牢地圈住货币就地沉淀和蒸发。

 

照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言,货币供应量涨幅=实际经济涨幅+通胀涨幅,放在1962-2013年的美国基本兑现。

 

美联储创造的美元(M2增速7%)一部分用来支撑实体经济增长(实际GDP3.2%),另一部分则体现为通胀(CPI涨幅4%),美国通胀率几乎与房价涨幅持平。

 

但放在1990-2013年的中国,年均货币涨幅(M2涨幅21%)远大于GDP增速(9.9%)和通胀速度(CPI增幅4.6%),钱究竟去哪了?

 

要知道,中国的CPI是不包含房价变化的,而若以年均房价增速(10.7%)取代通胀速度就基本说得通了。

 

房价涨幅与M2增速高度相关(71%)亦明证,中国货币供应除了推动实际经济增长外大多贡献在房地产上了,这从2009年银行贷款飙升的那年M2涨幅28.4%,房价涨幅23.2%,而同年CPI涨幅仅为-0.07%就可窥一二。

 

于是,中国一边货币超发、一边长期低通胀,看似“泥牛入海”,实则代价是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的暴涨,只不过CPI并未纳入反应罢了!

 

而中国之所以不会爆发经济危机,就是因为货币超发有足够大的蓄水池——房地产既制造了货币超发,却又是吸纳多余货币最大的黑洞,再加上,其为国家创造GDP的头号功臣,又是地方经营、园区开发的支柱,如此多个重任在肩,国家又岂会弃之于不顾?

 

“房住不炒”虽让房地产暂时消停了,却挡不住货币如流水,只要给点缝隙就往里钻,从股市到大宗商品、债券市场,流到哪,哪就“冒泡沫”。

 

今后人民币的滔天洪水都要通过国际化流向世界了,全世界都将来分享中国经济的“红利”,中国又岂会爆发经典危机?


了解更多



关于中国的货币创造,扫一扫文末“德培论道”二维码,点击收听德培,进入首页面,点击“频道”右上角的“查看全部”,《大时代·新枢纽》免费专栏内有相关分析。





  • 其他文章:

福卡内参

福卡智库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