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产业经济

首页    >    福卡洞见    >    产业经济

教育公平事关五大问题!未来教育鸿沟究竟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9-09-20    浏览次数:
0

导读


中国要实现公平教育,至少要解决五个层次的问题。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诉求在历史换位中达到巅峰,殊不知,公平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公平。




这个八月,一个堪比言情大剧的北大退档风波风靡家长群。史上最强全国“捡漏王”以538分进入北大,传奇经历让人惊叹。


事情大致经过如下:


2019年,北京大学在国家专项计划中向河南省理科投放8个招生名额,而第一志愿中排名第八的考生分数为538分,超过一本线36分,服从专业调剂,后被北大提档。但北大提档20分钟后,就表示“高考成绩过低,据我校教学强度,若录取该生,考生入校后极有可能因完不成学业被退学”,并申请退档。


然而,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不干了,对这一理由并不认可,并回复表示,河南整体生源质量较高,考生基础扎实,请考虑为盼。但北大继续以同样理由又两次提出退档申请。


此事爆出后,媒体纷纷介入,网上舆论风起。舆论压力下,该考生如愿被北大录取。与此考生情况类似的排名第七的考生也同样处理。


原本以为这已是大结局,却不料,随后北大河南籍教授张海霞的一篇炮轰河南考试院的推文被网友翻了出来,该文直指河南考试院以程序正义的名义,“帮助”不合格学生实现逆袭。对于这一“反转”,目前尚未有下文。


但不管怎么说,如此跌宕起伏的大戏堪称舆论改变命运,不但让人们感受到舆论的力量,内置其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更是刺激社会神经,难以回避。


比如,为了更高意义上的教育公平而出台的“国家专项计划”如何更好地落实教育公平的宗旨等。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穷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话题充溢媒体舆论,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件头等大事。




1

教育背后的时代性焦虑


毫无疑问,对教育公平的诉求具有不容质疑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不过,当下社会对教育公平前所有未地关注更具有深刻的时代性。


农业文明时期,受农本思想的影响,“士农工商”的社会阶级序列深入人心,尽管实施科举取士,教育相对而言是少数贵族的特权,人们对教育公平的需求并不迫切。


发展至工业文明时期,机器取代手工生产,社会就业岗位大幅增加,但绝大多数为相对简单的体力劳动,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相对处于低中水平,通过简单教育与职业培训即可满足需求。


然而,伴随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跑步进入信息文明乃至智慧文明时代,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已逐渐被自动化与AI取代,在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就业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人们对高水平、高素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


再加上,时至今日,改革期间的诸多红利逐渐消退,社会阶层日渐稳固,教育改变命运,已经是实现阶层跃迁最有力的工具。


另一方面,伴随社会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人的发展诉求已经更加多元化,对教育的需求也从应试变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然而,传统教育仍停留在工业文明的思维,难以适应人的发展需求,即便市场上有所供应,也难免鱼目混珠。


因此,人们对子女教育的焦虑感前所未有地高涨,对教育公平的诉求也就前所未有地强烈。



2

教育的倾斜性


然而,公平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公平。


与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相似,从市场经济的逻辑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是贯穿其中的规律。因此,只要不是乌托邦,则包含教育在内的社会发展各方面必然存在一定的落差。


更何况,不同人、不同群体对公平的理解本就不尽相同。


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低位的人或群体往往因受到不公平待遇而产生对公平的诉求,而处于高位者则希望保有其在社会竞争中享有的特权,而非追求绝对的公平。


而对于国家而言,教育则是“国之重器”,让更多的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对国家的人才队伍构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还直接影响社会公平与稳定。


高层领导就曾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国家要枉顾现实,完全均等化地配置教育资源;相反,教育的发展必须与国家发展方略相匹配,也就意味着必然是有倾斜性、目的性地发展侧重领域,譬如重点发展直接关乎国计民生、未来科技方向、国防军事实力的教育领域等。



3

中国教育的五大问题


事实上,中国要实现基本意义上的公平教育,至少要解决以下五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不同地域考生的录取分数线为什么不同。


一方面,由于不同地域使用的教材、考卷均有不同,甚至连高考总分都有差异,考试难度是难以用分数进行量化的。


另一方面,在各地高校地域保护的背景下,本地招生人数占比高企,部分名校省内招生比例可高达30%至50%。


以复旦大学为例,2007年在沪招生共计1490人,占比全国招生(3350人)44.4%;尽管近些年一直努力减少区域保护,2018年复旦大学新生中,仍有1653人来自华东地区,占比新生总数的44%。隐性的教育不公平隐藏在高校地域保护之下。


第二,各地教育资源存在巨大差异。


从K12教育到高中、大学,区域间教育资源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


从高校看,且不说“清北复交”等顶级名校均坐落京沪,仅以985、211高校的分布来看,与华东地区(13所985高校,33所211高校)、华北地区(11所985高校,34所211高校)相比,东北地区(4所985高校,11所211高校)高校教育资源明显逊色。


基础教育资源更是如此,发达地区往往拥有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而欠发达地区甚至一所希望小学只有一名教师。


第三,家庭教育资源间千差万别,音体美等教育往往都需要家庭重金投入。


诚然,中国的家长都是“眼泪往下流”,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从不吝啬投入。据《2017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20%以上,51.24%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消费比家庭其他消费更重要。


但是,家庭可支配收入直接决定其在教育投入上的可能性,不以投入意愿转移。富裕家庭的10%或许比低收入家庭的50%要多上许多,因此,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对其教育资源的多寡与优劣。


第四,教育市场化,培训资源良莠不齐,缺乏监管与规范。


以艺考为例,表演系的培训费用动辄高达每年数十万,而“天性释放课程”等远离大众认知的培训内容,竟不知是不是“外行看热闹”了。


又如近些年大热的国学培训,许多培训机构本身就是打着国学的擦边球割韭菜,“区块链禅修班”、“观星布阵培训班”等光怪陆离的培训内容,不仅收费令人咋舌,内容也叫人哭笑不得。此类伪市场仍有待行政监管的纠偏。


第五,是整齐划一式的教育还是个性化教育?


一方面,高考仍然是当前的主流选拔制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强竞争和应试特性使中国教育难改整齐划一的底色。


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理念已推行多年,在此背景下,个性化教育又成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性的诉求。如何实现两者的勾兑平衡,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4

弥合与鸿沟


未来,科技的发展将逐渐弥合现阶段的不公平,这一趋势在当前初露小荷尖尖角,其中商机已是不可估量。


未来,伴随网络成为基建标配,贫困地区的孩子也将不再受师资匮乏之困,而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优质的教育资源。


但同时又在另一层面加剧不公平,因为在未来,AI将对传统教育釜底抽薪,教育的核心将回归到“人性”,融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教育是体验化、碎片化、去中心化的。


在此前提下,高品质的教育资源将不再与考高分挂钩,优秀的老师也不仅仅是生动演绎书本知识;届时,越是高品质的、独占的教育资源,就会越昂贵。


再加上,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富人的孩子或将在基因层面就“赢在起跑线”……教育不公的鸿沟或将前所未有的大。


由此看,在教育问题上,还需要大政府+大市场。大政府以行政手段进行资源调配与监管,解决基础性的托底层面的教育需求;大市场则满足极致的个性化需求,两者相互勾兑,方能找到教育从公平到公正的均衡点。




  • 其他文章:

福卡内参

福卡智库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