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5年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走势,各大机构的预判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化态势。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7%,远低于新冠疫情爆发前十年3.1%的平均水平。联合国发布的《202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8%,与2024年持平。报告说,尽管全球经济展现出一定韧性,经受住了一系列相互叠加的冲击,但由于投资疲软、生产率增长乏力和债务高企,全球经济增长仍低于新冠疫情前3.2%的平均水平。与上述机构相对悲观的预判不同,有些机构则对2025年世界经济走势给出了积极预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3.3%,比2024年的3.2%高出0.1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3.3%。其中,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动能正在新兴经济体内集聚。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至4.5%。高盛报告则称,已宣布和暗示的宽松措施将为2025年的经济增长带来0.4个百分点的增长,并将中国2025年实际GDP增长预期从4.3%上调至4.7%。对于2025年的经济形势,福卡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王德培教授在最新力作《中国经济2025:结构筑底与化危为机》中给出的论断是:世界经济正处于两个大繁荣的过渡期,推动上一轮繁荣的动能已显著衰退,中国乃至世界都亟须寻找进入下一轮繁荣的新动力。面对新旧动能切换的时代命题,2025年中国经济在结构筑底的过程中将体现出“化危为机”的一些新亮点。2025年既是中国“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盘点总结之年,直接影响了2025年的经济基本面。全球资本持续买入中国资产,显示继续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那么,中国经济在2025年逆势筑底的新机缘和独特优势将表现在哪些方面?更多精彩内容详见王老师新作《中国经济2025:结构筑底与化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