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当众展示了一幅乌克兰的矿藏地图,上面标明了稀土和各种珍贵金属资源的储藏位置。
对此,泽连斯基还声称他想和美国建立某种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共同开发这些矿藏。这几年俄乌战争,美国人提供的帮助最多,因此美国人得到的也应该最多,“他们应该有这个优先权”。
结果,2月19日彭博社揭露,乌克兰所谓的“稀土宝藏”根本是泽连斯基政府为争取西方支持而精心设计的公关策略。全球权威地质机构——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库里,乌克兰压根不在稀土资源国的名单上。
有媒体称这是乌克兰为美国设置的惊天骗局。
“稀土”又一次让美国疯狂。要知道美国一直将稀土视为中国的大杀器,为了获得稀土,它甚至勘探了格陵兰岛沿海的冰山断裂区。结果开采成本过大不得不放弃。
针对美国的稀土战略,前几年,土耳其也曾忽悠过美国。它宣称发现6.94亿吨稀土元素,能够满足世界一千年的需求,这则足以“影响世界稀土格局”的重磅消息吸引了全球目光。
如果土耳其发现的是稀土氧化物,其储量将达到中国已探明稀土储量的15.8倍,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稀土储量国;但如果为稀土矿石则仅可转化为1218万吨稀土氧化物,对全球稀土产业格局影响有限。
稀土产业种种动向之所以引发美国乃至关注,直接原因是稀土对现代工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稀土具有优异的磁、光、电性能,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军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如美国“爱国者”导弹在其制导系统中使用了大约4公斤的钐钴磁体和钛铁硼磁体,所以才能做到精准打击;F-35战斗机每架更是需要使用400公斤的钴钐合金;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磁铁则需要227公斤钕。
自1794年芬兰化学家加多林发现钇以来,世界稀土格局几经变迁。
最早世界稀土供给重心是巴西、印度和澳大利亚。1949年,芒廷帕斯稀土矿被发现,美国成为20世纪中期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源,主宰从开采、选矿到提纯精炼的整个产业链长达半个世纪。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突破串级萃取技术,稀土提纯度高达99.99%,开始实现从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出口大国的逆袭。伴随1998年美国钼业公司因放射性尾矿被关停,几乎世界所有的稀土产能和产业链都在向中国转移,形成了中国稀土储量、产量、出口量全球第一的世界格局。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从储量上看,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3亿吨,其中,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越南为2200万吨,巴西为2100万吨,俄罗斯为2100万吨,印度为690万吨。
从产量上看,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稀土金属矿开采量已增至35万吨。其中,中国稀土矿产量为24万吨,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总产量69%。
从出口上看,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3年我国稀土及其制品出口量小幅增长,增至114343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中国稀土及其制品出口量123095吨,同比增长7.7%。
然而,中国稀土行业内部也存在重重隐忧:
一、曾经的疯狂无序开采,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还使“黑稀土”问题严重,稀土储量占比逐年下降,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80%—90%下降到现在23%左右。
二、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稀土专利、稀土高端产品依然由美日掌控,中国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但80%都是中低端产品。
三、此前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中国稀土一度卖出“土”的价格。国家因此开展整顿。2020年,工信部就稀土产品价格问题约谈重点稀土企业。2024年10月1日,我国《稀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SMM数据显示,2025年2月20日,镨钕氧化物均价报444500元/吨,稀土现货价格出现明显上涨。
对此,有媒体争论称诸如稀土等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控制权究竟由谁决定?
概言之,国家战略资源控制权主要有四种类型:
第一,资源禀赋(储量、产量、质量)垄断主导价格。
铁矿石就是典型例子,一边是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三大国际铁矿巨头,占全球铁矿石探明储量的16.5%,产量的55%,高度的资源垄断成就绝对定价权,在2010年之前通过长协定价机制形成国际市场公开价或年度基准价,之后又采用指数化定价机制(如普氏铁矿石指数)主导定价权。
另一边是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每年进口量占全球铁矿石进口总量的65%,其中80%铁矿石进口来自三大巨头。
第二,技术革命改写市场格局。
美国的页岩油技术就是逆袭的代表。美国之前也是能源进口大国,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都曾导致了美国经济衰退,但自从水力压裂技术突破,美国一跃成为全球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天然气生产国,改写了世界能源格局。
第三,下游产业发展驱动价格。
锂元素价格在十年前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随着锂电池研发生产技术进步,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和储能系统等,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全球掀起新一轮“锂资源抢夺战”,进而促使锂电材料的价格一路飙升数倍。
第四,金融资本主导资源价格。
全球主要期货交易市场有三个在美国,一个在伦敦,欧美国家通过期货定价体系、美元支付结算体系以及货币政策等,牢牢掌控了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与话语权。
越来越稀缺的战略资源影响着世界政经格局,迈克尔·克莱尔在《资源战争》一书中指出,能源与资源问题正日益导致全球冲突,甚至在冲突出现前,国家间对资源的竞争与战略筹划就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