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保罗·肯尼迪出版《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通过研究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指出:大国兴起是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是衰在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对此,美国的“读后感”以及“赢得冷战的体会”让他们对超级大国的战争红利、货币与金融红利以及科技红利情有独钟,这也成为美国三十年来“持续深度挖掘”的超级大国红利。而与美国的偏态理解与霸权思维不同,中国超级大国红利的基础是建立在世界和平、自由市场经济与开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国际环境之上。在多年后的2023年,100岁的基辛格对世界格局做出大胆预测,他认为:2049年将诞生3个超级大国——中、美、印,俄罗斯或将沦为三流国家。那么,超级大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印度是否能有资格跻身超级大国行列?中国又将凭什么支撑起超级大国的地位?中国距离超级大国还有多远的距离?中美拥有的超级红利又有何区别?这些都将是在政治局势、国际竞争、地缘博弈激烈的当下各国所必须直面的问题和现实。对此,福卡智库推出快咨询《超级大国的超级红利》,旨在对比分析中、美、印各自的禀赋、优势,深度挖掘成为超级大国所需的基本条件,并剖析印度无法成为超级大国的制约因素。同时,本报告将重点分析中美两国成为超级大国的突出优势,以及两者所拥有的超级红利之区别。一方面,以期助力相关决策者看清中美的现实、差距及各自的优势,从而取长补短;另一方面,致力于引导国内企业家看清并抓住中国超级大国的超级红利,实现企业经济的二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