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宏观政经

首页    >    福卡洞见    >    宏观政经

美国人涌入中国“淘宝”!中美外贸还好吗?|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18    浏览次数:
0

越来越多的美国网友开始疯狂涌入中国“淘宝”。

4月16日,电商平台淘宝被推升至美国App Store下载榜第二位。据统计,仅iOS平台,北美淘宝App在4月16日的下载量已经环比3天前增长了483%。
要知道,中美贸易战表面上是因贸易不平衡引发,核心其实是中国未来发展利益与美国既得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也决定了短期内中美外贸问题仿佛一个死局,双方都不肯退让。
特朗普2.0上任,受到“红脖子”选民、党内鹰派势力以及民主党等多方因素的影响,美国政府未来在中美贸易问题上的明面上态度可能会保持相对强硬。表现形式则是美国对中国主导部分全球供应链的恐惧。
由此,中国外贸运行的底层逻辑变了:从此前的经济逻辑主导,转变为当下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夹击
一方面,顺延经济逻辑演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成熟阶段,劳动力和资源成本大幅上升,中国低成本优势渐行渐远。
另一方面,政治逻辑线试图压倒、挤出经济逻辑线。概因在西方看来,中国的产业升级直接冲击到欧美日韩的全球产业竞争力,挤压其生存空间,因而通过挥舞关税大棒来锁死中国。
于是,一边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一边是大国博弈下全球贸易链的重构,给中国外贸带来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与此同时,当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全球贸易分工的传统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被颠覆。就此意义而言,各国在经贸版图中的相对位置因变局而破局——发达国家处于三链中高端、后发国家被锁死在中低端的结构已然松动
未来,中美外贸的“第二赛季”将呈现两大特点:
一来,中国全球大市场趋势难以逆转。美国曾在二战后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贸易体系。然而中国大市场正在成为世界大机遇,这一格局正在被改写。
同时,经济格局的转变也带来了全球产业链的重组,许多国家开始重新思考其经济发展战略,将中国作为多元化的合作伙伴。
二来,美方主导的贸易战实际上已与过去大不相同。美国沿用老思维,在贸易战中主要依赖关税措施和出口限制。但随着中国新能源、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全球供应链的重构,美国的传统贸易策略已不再适用。
未来,贸易战对美国的反噬或许将迫使美国在贸易转向上面临多重选择。

更多精彩内容可参见福卡智库特别专栏《中美:决胜未来十年》。




  • 其他文章:

政府专项咨询类

福卡智库财经传媒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