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宏观政经

首页    >    福卡洞见    >    宏观政经

“青春之城”火爆全国,从口号到落地的六大硬指标|独家定制

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次数:
0
图片






一、青春之城火爆全国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青年工作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自2022年国家层面提出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以来,众多城市把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打造“青春之城”作为发展的重点。

比如,杭州萧山区发布“青春十条”,从人才政策、创业就业、居住和生活保障等方面为青年提供全方位支持。

山东济南推出“青年优居计划”,通过政府发放购房消费券、企业提供价格优惠、银行降低房贷利率等优惠政策,帮助青年解决购房难题。

成都以“蓉聘行动”系列招聘活动为抓手,为青年提供了海量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

浙江上虞聚焦“青春之城”建设,通过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三个年”活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同时加强人才引育,申报国家级领军人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字化改造规上企业全覆盖,为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二、“青春之城”的六大难题

然而,当前许多城市“青春之城”建设远未达预期,实际建设发展中面临六大难题:  

1、政策碎片化,缺乏系统性  

许多城市虽推出青年友好政策,如租房补贴、创业扶持等,但政策之间缺乏协同,未能形成完整的青年发展生态。  

2、产业支撑不足,青年发展空间受限  

部分城市产业结构单一,高附加值岗位稀缺,难以满足青年对高质量就业的需求。 

3、青年参与度不够

在“青春之城”的建设过程中,青年们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和渠道。城市规划、政策制定等环节很少能听到青年的声音,导致一些政策和项目与青年的实际需求脱节,难以真正满足青年们的期望。

4、社会资源动员不足

建设“青春之城”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投入,但目前社会资源的动员机制还不够完善,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的参与度较低,导致建设资金短缺,项目推进缓慢。

5、城市文化缺乏年轻化表达  

传统城市治理模式未能充分融入青年视角,文化、娱乐、社交场景与青年偏好脱节。  

6、数字化时代的青年需求变迁 

Z世代青年更加注重工作生活平衡、精神满足与社会参与,传统城市治理模式面临转型压力。  






三、如何破局?  


为此,福卡智库特推出快咨询服务《解解决青年危机建设“青春之城”的四大挑战与六大关节点》。

本报告立足于国家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背景,深入剖析当前“青春之城”建设的困境与机遇,为城市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及社会各界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助力城市焕发青春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报告不仅揭示了当前青年发展的核心痛点,更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本报告适用于:  

城市管理者:优化青年政策,提升城市竞争力。  

企业决策者:把握青年消费与就业趋势,调整人才战略。  

社会机构:精准设计青年服务项目,增强社会影响力。  

青年群体:了解城市发展机遇,规划个人成长路径。  


  • 其他文章:

政府专项咨询类

福卡智库财经传媒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