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宏观政经

首页    >    福卡洞见    >    宏观政经

算法逼单、平台互撕,外卖大战的终极战场会是小哥的“去留”吗?|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22    浏览次数:
0

京东与美团突燃“战火”?

4月21日,京东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直指有平台强迫外卖骑手“二选一”,表示将招收10万名全职骑手扩大运力规模。另一边,美团则火速辟谣,称相关内容纯属编造。
自京东上线外卖业务以来,京东和美团经历多次交锋,火药味越来越浓。双方围绕骑手社保、平台投入、商业模式等开怼,连高层也亲自下场——刘强东穿着京东外卖服亲自给用户送外卖的照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剑拔弩张的背后,京东和美团互相向对方核心领域渗透,本质上则是对即时零售领域展开争夺。京东在外卖小哥群体身上下功夫,动摇美团根基;美团则以闪购入侵京东腹地,蚕食京东零售基本盘。
在双方的争议中,围绕外卖小哥的保障与权益无疑是最大的焦点。其背后实质上是数字劳动关系所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数字经济的发展重构消费、服务、平台、劳动等元素,围绕小哥等群体的社保、安全、算法桎梏等问题也被推至台前。
一方面,与传统的雇佣制度不同,效率的优化是算法追求的唯一目标。从顾客下单的那一秒起,系统便开始根据骑手的顺路性、位置、方向决定派哪一位骑手接单,并在11万条路线规划可能中完成“万单对万人的秒级求解”,规划出最优配送方案。
另一方面,差异化和游戏化的管理使劳动者“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反而自发维护算法的合理性。算法把整个送餐的工作过程模拟成为一个游戏世界,外卖员可以通过不断积累分数升级,享受更高的订单奖励,使管理变得更加细密精确。更高报酬看似唾手可得——只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小哥们也因此将所获报酬的有限性归结为“单不多、工作时间短或者自己不够拼命”,客观上为算法的合理性提供了普遍的解释。
这样一个庞大的、涉及几百万劳动者供给、几千万家商品供给和上亿客户需求的系统,能实现高效率的供需平衡,无疑是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以及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在此之前,它的正面影响一直被高度强调:几百万的工作机会和低成本的优质服务,但在技术进步的另一面,潜藏的风险越发不容忽视。
尽管当下围绕小哥的种种权益争论不休,事实上,未来,技术引发的问题可能还是要交给技术来解决——小哥被取代将是大势所趋,无人配送领域的“小荷正露尖尖角”:
在短程的封闭环境中,末端配送机器人在最后100米对小哥的替代趋势已经屡见不鲜。除了楼宇机器人,能够在更大的区域运行的末端配送机器人(无人配送小车)已经能够解决一个社区或园区内最后100米的配送问题。
在中程的半开放环境中,5G技术、北斗定位的发展使得自动驾驶、集成物流以及无人机投递将成为连接发件人到收件人的中坚力量。依托于高精度地图数据+智能导航系统,中程无人投递已经在部分简单的半开放环境中实现。
远期看来,城市和居民住宅形态的改造将彻底为全程开放环境下的无人配送铺平道路。用于物联网管道自动配送系统的货物入户装置,将彻底消除现有无人配送领域的技术难关。
就此来看,小哥亦面临转型。但积极的一面是,未来的数字劳动关系、零工经济是无尽的
一是体现在领域无尽上。当下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行业渐趋满员或许是传统零工经济天花板的信号,但是未来立足于个人技能的定制化服务,甚至在高新技术的研发,或将是零工经济更大的战场。
二是体现在时空无尽上。零工经济不再是一种过渡性劳动,而是立足于个人选择之上的职业安排。这样一来,传统的“就业”或是“工作”的涵义被大大改变,劳动者突破“时间”与“场所”的约束,可以决定自己何时、何地以何种途径参与工作。甚至,在零工经济下,退休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停止工作”和“开始休闲”,而是工作与休闲混合的延续,是一种更为流畅甚至更为平衡的生活方式。
三是体现在功能无尽上。当下零工经济在维护劳动权益方面经验不足,且在监管上也有空白。然而,仿照当下公司对雇员管理方式又与灵活、多变的零工经济不相匹配。因此,对于零工就业者的管理与保障就要探索另一条路。例如仿照当下工会的模式组建零工联盟。


  • 其他文章:

政府专项咨询类

福卡智库财经传媒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