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宏观政经

首页    >    福卡洞见    >    宏观政经

政策+科技+城市革命三连炸!2025年楼市生存指南|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23    浏览次数:
0
图片






【政策核弹】楼市逐渐解封?

2025年4月15日,李强总理在北京调研时提出,要“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赋予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上更大的自主权。这一政策信号犹如春风拂面,让房地产市场看到了新的希望。

重庆、南京、无锡等城市已经率先全面取消限售,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正准备优化限购政策。

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作为大众消费的关键领域,会否赢得新的生机?






【支点与杠杆】撬动市场的三大力量

在房地产市场变革的浪潮中,除却政策支持,还有三个关键的支点与杠杆,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国家队”下场收储:构建“二元结构”市场

新加坡的住房模式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经验。新加坡85%左右的当地人居住在“组屋”,即保障性住房,这使得高房价不影响本地人的生存。

如今,我国“国家队”纷纷下场,地方政府通过发行专项债筹资,收购土地和存量房建设保障房。

这不仅加速了房地产去库存的进程,还为未来房地产市场构建了“二元结构”:市场的归市场,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好房子;保障的归保障,为新市民提供安居乐业的保障住房。

(二)科技赋能:“科技+”第四代住宅崛起

科技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之一,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绿色、低碳、智能、安全,是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好房子”确立的评价标准,也是新时期第四代住宅的发展方向。

一些城市已率先行动,如珠海,提出了“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产业化”四化新型住宅产品体系建设。

全新的“新一代好房子华发科技+产品体系技术标准”,以数字智慧社区、智慧无人机服务等十二个方面为基础,在建造工艺、智能系统等数十个细分科技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科技的赋能,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住宅的品质与价值。

(三)城市更新常态化:存量时代的市场新空间

2025年4月15日,李强总理强调,要加速城市更新与增量优化。通过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更新等方式盘活存量资源,同时推进“好房子”建设,提升居住品质。住建部已明确《住宅项目规范》,要求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4层以上设电梯等标准,推动行业升级。

2024年12月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这不仅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还将为房地产市场开辟新的赛道。城市更新常态化,将为房地产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房地产市场从增量开发向存量运营转型。






【城市分化】你的城市,是“躺赢”还是“躺平”?

 2025年,房地产市场将步入修复回稳的阶段。对于不同城市而言,市场前景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

(一)小城市:回归居住本质

对于大部分三四线城市而言,房屋价格持续走低,房产更多地回归其居住属性。城镇化及购买力将主导市场走势。

中国有近2亿的农民工没有购房,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关键在于补齐城镇的短板。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等措施,解决职住分离问题,真正吸引农民进城买房,将成为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关键。

(二)一二线城市:率先止跌回稳?

对于一二线城市而言,2025年市场有望率先止跌回稳。一线城市人口吸附力强,购房需求旺盛,市场有望率先整体回暖。二手房虽然在放开限购后“以价换量”出现了短暂反弹,但其反弹空间有限。

相反,高端住宅将在一手房、次新房市场中走出独立行情,形成投资的“安全垫效应”。秉持稀缺性的原则,大城市的高端住宅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亮点。

2025年,房地产市场在政策调整、市场回归本质、科技赋能和城市更新常态化的推动下,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小城市的居住回归,三四线城市的城镇化推进,还是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回暖,房地产行业都将在变革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特别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其他文章:

政府专项咨询类

福卡智库财经传媒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