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如今,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5年的18.6万亿元有望跃升至2025年的超60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7%攀升至45%以上,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突破600万亿元。
为了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将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以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不仅涵盖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与价值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还强调了数字经济治理与安全。
各地也纷纷行动,过去五年间,31个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数字化转型”提及率从7.3%飙升至41.6%。各省市更是针对地方特色和各自优势,精细化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计划,意在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发展格局。
这种政策重点的转变,折射出中国地方政府正在经历治理范式的深层变革。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形成共识的举措有以下方面: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着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平台经济、积极布局数字经济的新赛道、积极布局数字经济的新赛道等等。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投身到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锦标赛”当中,将开启我国数字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进程。
不仅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美国推出《国际网络空间和数字政策战略》:强调数据自由流动与安全,通过《云法案》实施“长臂管辖”。并与瑞典签署科技协定,以实现6G研发合作,强化通信技术领先地位。
欧盟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数字市场法》等,推动数据本地化和强监管。日本主导制定国际数字规则“可信赖数据自由流通”(DFFT),韩国实施“新政2.0”计划,聚焦数字与绿色经济,推动5G融合应用……
为了更为全面地梳理各国以及国内各地的数字经济政策,福卡智库推出快咨询《数字经济(政策梳理)》,将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参考,共同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内容:
一、发达地区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