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宏观政经

首页    >    福卡洞见    >    宏观政经

刚停战不久,以色列又开始蹦哒?这次目标竟然是中国?|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5-07-11    浏览次数:
0

近日,以色列未来党议员公然赴中国台湾省会见台所谓“副总统”和“外长”。不仅如此,返回以色列后,他还在社交媒体上与台湾相关人员同台相关人员相互勾连吹捧,在以媒体发文大谈此访见闻,公然将中国台湾称为“国家”。

对此,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指出,该议员言行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破坏中以关系政治基础,毒化两国合作氛围,已向以方提出严正交涉。

对于此次事件,以色列政府大概率会选择澄清立场,避免升级矛盾。从经济利益来看,中国是以色列第二大贸易国,从2013年到2022年,双边贸易额翻了一倍有余,2024年经贸总额达到了227亿美元。2025年1-5月经贸总额为117.9亿美元,同比增长40.2%。并且,中以合作主要集中在技术、农业、医疗设备等高附加值领域。因此,以色列视中国为“实用型伙伴”,既看重中国市场,也希望借助中国的投资与技术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此外,据以方财政部数据,以色列军事开支每月高达数十亿美元,财政赤字疯狂飙升。因此,对于以色列而言,中以关系受挫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那为什么有以色列议员出来触碰中国底线?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了。以色列政客近年来在台湾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

2023年8月以色列国会议员团不顾中国反对,窜访台湾;

2023年11月以色列协助台湾训练网络战部队;

2024年4-5月,两名以色列议员先后窜访台湾;

今年直接将中国台湾称为“国家”。

不仅如此,以色列一直有对台出售武器,台军“剑翔”无人机系统、天马地对空导弹、雄风反舰导弹都得到了以色列的技术支持。

以色列这些动作背后,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为美国利益而绑定台湾,另一方面,是中国在中东的布局,影响了以色列的利益。

中国无意在中东“挑战美国”,不会像美国那样拉一派打一派也不想被卷入中东泥潭,因此,中国一边在政治外交上劝和促谈,缓解中东矛盾,一边投资中东,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中东国家建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促进中东国家的发展和民生改善。但在中东小霸王以色列的眼里,这影响了它的利益,中国像是搅局者。从以色列近期在中东狂妄、无底线的军事行动,就可以了解它并不希望中东太平。

一是公然袭击联合国维和部队,触犯众怒。

随着以色列对黎巴嫩展开打击,以军多次袭击联合国驻黎临时部队总部,公然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以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为首30多个国家一致谴责以色列“令人发指”,就连一向袒护以军的美国也表示“敦促以色列停止袭击联合国部队”。

但内塔尼亚胡根本不放在眼里,他反而要求维和部队撤出黎巴嫩。毕竟,当年联黎部队的使命就是帮黎巴嫩政府军维持秩序、压制真主党,可现在压制住了吗?反而让以色列北部成为真主党的活靶子,那现在以军要自己来解决问题,当然觉得联合国碍手碍脚、包庇恐怖分子。

可以说,1930年代的德国、日本与意大利怎么看待国际联盟(他们后来都选择了退出),以色列现在看联合国就是差不多的心态。

二是国家下场,搞反人类、无差别恐怖主义。

且不提以军在加沙射杀了数不清的平民,就拿BP机、对讲机爆炸事件来说,堪称国家恐怖主义行为。虽然摩萨德声称针对的是真主党成员,但打击地点多为公共场所,必然造成严重的附带伤害,相当数量的平民、儿童、医生都受到波及,不少人为保命被迫截肢、摘除眼球。以色列不可能不清楚这样的后果,但仍无所顾忌地启动了连环爆炸。

三是树敌太多,几乎与整个中东对着干!

一战、二战时德国尚且明白要避免两线作战,而今天的以色列完全不忌讳“七线作战”。而在近期的伊以大战中,以色列的疯狂度更让世界震撼。

尽管以色列很嚣张,但实际上,从第四次中东战争开始,以色列对付中东其他国家已经越来越吃力了。但他们依旧会频繁地奏起凯歌,但就像俗话讲的:“你赢赢赢,最后就是输光光。”

正是在此背景下,任何有利于中东和平的势力反而被它视作眼中钉。尽管以色列目前并不会和中国撕破脸皮,但一些小动作却不得不让人警惕。


  • 其他文章:

政府专项咨询类

福卡智库财经传媒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