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中国一直是富人移民海外数量最多的国家。根据英国著名咨询公司亨氏咨询发布的《2024全球财富流动报告》,2024年中国富豪数量以1.52万人居首位,超过印度、英国、俄罗斯和巴西等国家。
然而到了2025年,这种趋势似乎开始变化。投资移民咨询公司Henley & Partners最近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高净值人士移居海外的数量预计大幅下降,只有7800人左右,和2023年的13500人以及2024年的15200人相比,几乎腰斩。
这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全球经济承压,移民政策也在不断收紧。
2024年开始各国移民政策普遍“提高门槛”:澳大利亚投资移民永久关停、加勒比岛国护照全面涨价、加拿大联邦自雇移民关停、希腊提高购房移民门槛。
第二,国际金融监管趋严,富豪资产成为被围猎的对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国企业的税收筹划与反避税问题变得日益重要且复杂,加强税收监管成为各国政府的普遍行动。
例如,新加坡政府正在将反洗钱与打击金融犯罪作为金融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2024年7月2日正式通过《企业服务供应商法案》与《公司与有限责任合伙人法案》。同时,新加坡政府进一步审查新加坡财富税的空间,考虑从5个方面向富人增税,包括重启遗产税、征收资本利得税、开征财富税、减少慈善税收优惠,将现有税率增加等等。
第三,地缘政治动荡,海外安全环境也在持续恶化。
逆全球化下的国家政策干预对人才、资本等要素的跨国流动形成了“制度性阻碍”,海外资产首当其冲。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冻结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其中包括欧盟冻结的俄央行价值约2000亿欧元的资产。
2024年6月,七国集团和欧盟领导人同意利用冻结俄罗斯资产的利息作为担保向乌克兰提供贷款。
同时,移民问题被政治化,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政治迫害和人身安全威胁。虽然美国针对华裔科学家的“中国行动计划”已在2022年暂停,但美国对中国籍和华裔科学家的打压暗地里一直没有停止。
基于此,出国移民对于中国富人来说,吸引力在逐渐减弱。
加拿大移民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居民在登陆5年后选择回流的比例为5.1%,登陆20年后回流比例17.5%。同样的情形发生在澳大利亚,根据移民局公布数据,拿到绿卡和入籍之后回流的华人比例高达30%。而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身份潮”也普遍降温。
一边是,移民的难度不断提高,移民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另一边,当很多海外华人想回国时却发现,中国永久居留身份证(俗称“中国绿卡”)堪称全球最难获取的身份凭证之一。自2004年正式实施绿卡制度以来,18年间仅发放7300张,平均每天不足1人。对此,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说道:“我非但不会劝人不要移民,我还要鼓励他们移民,因为一出国、就爱国,而且这个比例至少有70%”!
事实上,中国移民潮的新变化,背后是全球正进入移民新时代:
一是移民时代变革:世界经济力量“东升西降”,带来资本、移民的流向变动。
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成为改变太平洋地区经济格局的主要变量,中国市场释放出巨大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根据领英2024年报告,84%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首选回国发展,求职前三大行业依次是互联网、金融、新能源。
不只中国,许多亚洲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例如海湾国家本就依赖外籍劳工,沙特的外籍劳工占私营部门的比例高达约80%(海问研究数据)。
欲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韩国,劳动力短缺是制约其发展的问题之一。据韩国政府估算,截至2023年造船业每年面临1.4万人的缺口。应业界要求,韩国政府修订了向特定技能人才发放签证的相关方针,计划在各国开办培训中心。
二是移民标准变革:招募和培育科技人才成为移民主流,移民门槛进一步抬升。
在工业经济时代,高重复的工厂作业对外来劳动力的技术要求并不高。而这一轮科技经济浪潮涉及AI和大数据、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几乎在世界主要大国中同时展开。
在这一趋势下,招募和培育科技人才成为移民政策的核心内容。作为移民大国,美国的移民政策常常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尽管美国一直控制非法移民,但EB-1A杰出人才绿卡却在新法案的推动下放宽申请通道。
除常规技术移民政策外,各国还纷纷创设诸如全球人才签证、外国企业家签证、创新签证、创业签证等吸纳技术移民的政策工具,为目标人才提供更快速的签证审批通道和永久居留权的机会。
三是移民形式变革:“轻移民”逐渐成为利弊权衡之下炙手可热的新选择。
面对潜在的海外风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移民不移居”,即通过办理移民申请获得海外身份,但并不长期居住在移民国,而是继续在国内经营、管理事业,同时享受移民国的教育资源、医疗水平和福利待遇等。
与此同时,随着AI互联网技术的普遍,“数字游民”、自由工作者已经成为一类无法被忽视的群体,远程工作签证也成为一种新型移民方式。
在移民新时代,富人该如何选择?其中又有哪些新趋势?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福卡年度智享会员,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