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宏观政经

首页    >    福卡洞见    >    宏观政经

1.2万亿雅江超级工程启动!如何改写能源、地缘与国运?|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次数:
0

前几天,中国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正式启动了一项震撼世界的超级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这个巨型项目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是我国水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据了解,这项工程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调研,地质勘探搞了50年,132项专题论证,技术积累几十年,到2021年进“十四五”规划,2024年底各部门核准,2025年由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西藏林芝宣布工程全面开工。
根据规划,工程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利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段50公里内2230米天然落差,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高达6000万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电站的规模。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到3000亿千瓦时,足以满足数千万家庭的用电需求,并大幅提升我国清洁能源供应能力。
建成后,工程所发的电力将以特高压输电方式输送至华中、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我国“西电东送”战略的关键一环。也将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这项工程无疑将进一步推动西藏的经济发展。预计为西藏年增财政收入超200亿元(占2024年全区财政2/3),创造20万就业岗位,终结墨脱“高原孤岛”困境。同时,将带动水泥、钢铁、物流产业,并促进电解铝、多晶硅等高耗能产业向藏南转移。
中国为什么在百年大变局来到关键时期开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归根究底,与大时代相匹配的大基建才能更好地为下一步发展充能蓄力。
一方面,科技经济时代,基建面临新一轮颠覆。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前沿科技正在颠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基础设施自然也需要与未来相适配。毕竟,基建设施的利好更在中长期。
过去,美国凭借克林顿时期的“信息高速公路”战略一举建立了美国在之后三十年的信息科技优势,创造出美国充满活力的互联网生态;如今,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建设,标志着清洁能源战略迈入新阶段,每年可替代标煤9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亿吨,支撑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基建投资内置政治因素,隐含国家博弈,更是兑现战略布局的关键节点。
在地缘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基建投资成为国家间战略博弈的重要手段。随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国拟向缅甸、孟加拉国输电,构建“绿色能源走廊”,最终将带动南亚格局的变化。
然而,看到这样的大工程开建,外国媒体则直接“炸锅”了。《路透社》称其为“地质条件最险峻的超级工程”,《外交政策》肯定它的减排效益但质疑生态评估。
印度的反应尤其激烈,莫迪政府早几年就抗议称上游建坝控制水资源,导致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阿萨姆邦农业遭殃。对此,中方多次强调,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采用“蓄泄结合”模式,在枯水期不会截流,确保下游水流量稳定。中国也已与印度建立跨境河流合作机制,将定期分享水文数据。
总之,一方面,类似雅江水电站这样的超级工程超级大国才能驾驭,另一方面,超级工程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超级大国。
当年,美国便借着超级工程逆天改命——先是靠着两项运河工程完成地缘条件升级。早期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南部西属佛罗里达阻碍了东部十三州西进的脚步,五大湖区和密西西比河流域也不连通。
1825年伊利运河的完工将五大湖中的伊利湖和哈德逊河相连,后者通过纽约港注入大西洋,与东北新英格兰实现连接;1848年,伊利诺伊—密歇根运河完工,连接五大湖区与密西西比河,几乎让整个北美腹地变成了纽约的后院。后以“曼哈顿工程”“阿波罗计划”“信息高速公路”三项超级工程增加地缘维度。
中国从来无意西方叙事中的“征服和权力”,只是默默从美国手中接过超级工程的接力棒。雅鲁藏布江超级工程的启动,是中国在能源科技突破、边疆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协同等领域的历史性跨越。这一工程已超越传统基建范畴,它点燃的不只是江河的水电之光,更是大国崛起的时代火炬。


  • 其他文章:

政府专项咨询类

福卡智库财经传媒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