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宏观政经

首页    >    福卡洞见    >    宏观政经

谁将撑起下一轮超级大繁荣?我们还要等多久?

发布时间:2025-08-06    浏览次数:
0

过往几十年,全球化、中国加入WTO以及中国市场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叠加推进,成就了上一轮全球大繁荣,这一轮大繁荣的标志性科技产品就是智能手机。而它已经结束了。






一、下一个大繁荣在哪里?还有多远?

此时,全世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下一轮大繁荣在哪里,我们还要等多久。

下一个大繁荣将由“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叠加引路。

届时,两者将助推全球科技、经济双飞跃。前有麦肯锡预计,在2030年之前,如果生成式AI应用于各行业,每年总经济效益高达6.1万亿美元至7.9万亿美元;后有马斯克预测,从长远看,如果人形机器人对人类实现1:1乃至2:1的应用比例,对应市场规模可达到百万亿美元级别。

只不过,下一轮的超级大繁荣至少要十年到来。以人形机器人为例,虽然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理想载体,目前正处于商业化的关键时期,但成本、算力、场景三大痛点成为其进一步商业化的拦路虎。

通过构筑技术高壁垒、进行场景聚焦,人形机器人的“iPhone时刻”便会来敲门。

十年以后,人形机器人先到家里,帮你做粗浅、简单的家务,比如扫地。再接下来,帮助你伺候老人,帮助你带小孩。

到了第三代机器人就是和你谈三观,和你聊感情。因为它里面装了大模型。大模型三秒就可以搞定一篇论文,你给它三个月,它什么都会,什么角度都不缺了,你和它谈话,什么都可以谈,而且它还会吸取你的信息,投你所好。

到了第四代,人形机器人将废掉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概念——家庭存在已经有上万年了,走到现在,年轻人已经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小孩了。

一旦人形机器人能够取代家庭,届时,家庭存在的前提不再。这个变化无疑是翻天覆地的。






二、最终颠覆的会是什么?

这个话题虽然遥远,但终将会在21世纪展现出来。

如果说人形机器人是工业技术和AI技术的最高级的结合,把智能装到脑子里面去,那么再过二三十年,就像黄仁勋所说的,人工智能浪潮很快就会过去,接下来就是生命经济了。

当人形机器人发展到4.0版本或者5.0版本的时候,人的脑子思考能力远远无法和它相比。

到21世纪末,科学家预测现在意义上的人形机器人将达到100亿个,生产方式、交换方式都被变革了,届时很多规则已经改变,自然人就要逐渐缩减,大街上看到的大概率是智商高、情商高的智能人。

和他们相比,自然人显得智商低,情商低,结果先是自然人的大脑被变相“废弃”,不需要思考。

当AI进入到生物经济、生命经济时代,通过人造子宫就可以哺育出生命,这样的人已经不是自然人了。

最终,生命经济意义上的智能人将“取代”自然人,人类也就走向了新的阶段。

历史就是这么否定之否定的。






三、争议不断,影响深远

当然,围绕AI革命与科技文明,也产生了诸多争议:

马斯克认为AI的发展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盒盖,人类要遭殃,因而提出把AI研发定性为公益,不能把它变成赚钱的手段;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AI开闭源争论一直是欧洲和美国监管机构的重要摩擦点,以致“创新、利益、安全谁更重要”的问题被顶在杠头上;

中美两国在AI上各有侧重,比如美国务虚、注重服务业,中国务实、更关注工业领域,以致中美AI竞争孰优孰劣的争论层出不穷;

或是AI发展的关键,是取决于数据、算力、电力、算法等内在硬变量,还是取决于超级科技巨头、国家等外在变量……

这些争论与表达拉开了科技文明的新序幕。他们或悲观或乐观,或满怀期待或心有疑问。

殊不知,伴随人类科技革命的不断跃迁,人类对科技的爱与惧就从未休止。

放眼未来,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围绕科技文明展开的激烈争论必然将持续不断。这恰恰折射出,科技文明的争论激烈与影响深远成正比。


  • 其他文章:

政府专项咨询类

福卡智库财经传媒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