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宏观政经

首页    >    福卡洞见    >    宏观政经

特朗普和普京“谈了个寂寞”?到底是什么在决定俄乌冲突的走向?|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5-08-19    浏览次数:
0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的会面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根据公开报道,会面虽然场面不小,但双方并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特朗普和普京只是简略提及谈判取得的进展以及仍存在的分歧,随后便各自登机离去,原定的晚餐安排也因此取消。
然而,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此前,特朗普曾表态:“我提议停火,泽连斯基已经同意,现在就看普京是否答应,要是他不答应,我就会对俄罗斯施加最严厉的制裁。”
如今,特朗普却表示他和普京“的确达成了共识”,他也不打算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了。这意味着他两个月来对俄罗斯“极限施压”的战略正式宣告结束,压力又重新回到了乌克兰身上。
要知道,俄乌冲突早已成为俄罗斯与整个美西方之间的战争。当军事对抗与政治算计交织成网,美国的小算盘与北约的小心思都持续为俄乌冲突带来更复杂的变量
一是美国地缘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战略意图
在“美国优先”的战略框架下,美国一边通过改善美俄关系增加对华战略压力,如以合作开发北极资源、重启黑海贸易通道等提议拆散中俄“背靠背”的战略合作关系;
一边打着以调停战争为名、以资源掠夺为实的经济算盘,如乌克兰与美国签订《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本质是美国以新军事援助换取矿产资源,让乌克兰成为美国的长期“矿产提款机”。
鉴于此,美国既不能与乌克兰“断干净”,也不会真心支持俄罗斯,让俄乌谈判成为一场政治风险计算的游戏。
二是北约强烈的地缘安全需求
北约的“俄罗斯恐惧症”由来已久,抗俄、反俄几乎成为政治正确。对欧洲国家而言,俄乌冲突是俄罗斯与欧洲各国千百年来冲突不断的翻版与续演,对乌克兰的接纳和支持是为了持续削弱俄罗斯、建立地缘安全屏障,即使与美国分道扬镳也不能放弃。
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言:“乌克兰的失败,将是欧洲的灾难。”俄乌冲突爆发初期曾达成的一份联合公报便在西方“搅局”下成为一张废纸,导致战争无限期延长,以至于反噬自身。
由上观之,俄乌战争背后是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北约“四条边”的动态博弈,而由“四条边”勾兑的“对角线”正决定俄乌冲突的走向
如果说战争初期是俄罗斯以一敌三的孤军奋战、勉力坚持,演绎出利好乌克兰的偏态“对角线”;
那么三年来,战争的巨大消耗叠加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导致各方实力此消彼长,正催生出新的“对角线”格局——美欧自顾不暇,俄乌消耗僵持
如今,特朗普态度微妙,而欧洲国家大多站队乌克兰,导致美国和欧洲在俄乌问题上相背而行。
但美欧分裂本质上是双方实力衰退下的“大难临头各自飞”,导致战争的天平再次发生倾斜,而当下的“四条边”将如何重新收敛?


  • 其他文章:

政府专项咨询类

福卡智库财经传媒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