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掌控了能源,就是谁掌控了未来”。美国用石油美元长期收割世界,如今石油美元正在变弱,与此同时,中国的一步棋正在对石油美元釜底抽薪。
前不久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引发世界的广泛关注,该工程落成后每年发电量计划达3000亿千瓦时,约为三峡水电站发电量的3倍。路透社指出,仅雅下水电工程的发电量,便相当于英国2024年全年的用电量并超过波兰的总发电能力,无疑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项目。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出海装机容量不断刷新纪录,“一带一路”国家正悄然形成一条横跨亚非拉的“电力输出带”。
在此背景下,有观点指出,电力超级大国+光伏发电技术优势+特高压技术,是不是可以用人民币锚定“电力”来终结美元霸权?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石油美元是如何收割世界的。
石油美元地位的稳固是建立在美国把美元和石油绑定的四大招数基础之上的。
第一招,石油美元协议。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为巩固美元国际货币地位,沙特为自身安全,双方于1974年签署石油美元协议。根据协议,沙特出口石油只能用美元进行计价和结算,而美国为沙特提供安全保障,并支持沙特王室的权利和地位。
当然,为了保障美国的经济安全,沙特还承诺用石油收入购买美国国债和其他资产,支持美元债务扩张,缓解预算赤字。
沙特不仅是世界第一的石油储量和出口量国家,还在阿拉伯国家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石油美元能够维持的一大原因。
当然,美国不只有石油美元协议,还有第二招,武器美元。
2017年-2021年,沙特从美国进口的武器数量占美国武器总出口的23%。这把中东石油大国牢牢地绑在了石油美元的战车之上。
第三招,金融绑定。
美国利用其全球最发达的金融地位,建立了WTI和布伦特两大原油期货交易所,让石油美元具备了金融属性,而大部分石油期货自然都是在美国进行交易,从此美元和石油彻底进行了捆绑。
第四招,建立国际结算中心。
拥有国际结算货币地位,垄断并控制了包括石油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美国顺理成章地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清算中心SWIFT。近年来,美国利用SWIFT打击他国的事件时有发生。而SWIFT不仅让美元的国际霸主地位无人可撼动,也让石油美元的绑定更加牢固。
这主要依赖中国的三张牌: 其一,庞大市场。 中国新能源出海装机容量刷新纪录,“一带一路”国家正悄然形成一条横跨亚非拉的“电力输出带”。2024年,中国新增电力出海装机容量达到24GW,其中52%为新能源。 其中,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贸易也在不断加大。2023年,中国的寰泰能源和乌兹别克斯坦签了一个500兆瓦风电协议,全程用人民币结算;哈萨克斯坦草原上的7亿人民币光伏板合同也直接以人民币计价。 随着更多的能源贸易转向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更进一步。 其二,中国自己的支付系统——CIPS系统。 中国自己的支付系统——CIPS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在技术应用和场景布局方面日臻完善。CIPS已有超过1100家参与者,业务实际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多家银行法人机构,能够满足各主要时区的人民币业务发展和使用需要。 其三,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 石油美元依赖美军航母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等能源通道,而中国以“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为核心,通过电力基础设施输出建立长期依赖。 未来,中国将如何布局电力人民币?中美博弈进入深水区后世界格局如何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