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破“逢十大庆”的惯例,计划于9月3日隆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根据公开消息,本次参阅的武器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的,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地面和空中装备都是体系编成、混合编组,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也是第一次对外展示。在此之前,俄罗斯已于5月9日庄严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美国也在6月14日盛大举行了陆军成立250周年的庆典。然而,当这些本应聚焦于缅怀与庆祝的仪式,不约而同地以展示最尖端军事装备、彰显强大武装力量为核心内容时,其传递的信号便超越了纪念本身,而指向了一个更为宏阔而严峻的时代命题。回望历史长河,大国集中展示武力往往并非盛世祥瑞,而是深刻变革甚至剧烈动荡的前奏。在一定程度上,三大阅兵折射出中、美、俄三方对各自利益诉求的维护;而当前国际社会的核心矛盾,恰恰体现在这些对世界秩序的不同想象与实践中:美国坚持“一超”主导的“例外论”,认为自身有权超越普遍规则行事;俄罗斯把防止北约东扩视为核心安全诉求,试图锁定自身势力范围;中国则倡导全球化中的平等与合作,主张通过规则完善、模式迭代而非武力颠覆来改进国际秩序。在雅尔塔会议结束80年后的今天,主要大国再次以空前规模将最强大的战争机器置于聚光灯下,以“大阅兵”这一震撼的方式宣告了自由主义的退潮。福卡智库认为:2025年三国阅兵的轰鸣,预兆了国际政治一个冰冷转折点的降临:世界已不可逆转地踏入国家生存与安全压倒一切的现实主义时代。旧秩序的瓦解与新规则的缺位,正将全球推入充满不确定性的“秩序构建间歇期”。这一动荡期的本质,在于权力重构过程中的“战国逻辑”全面显现。一个以国家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为主导的时代逻辑,正强势回归全球政治的核心,武力权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不断抬升。在此乱局中,未来的全球秩序将走向何方?详细内容可参见福卡年度智享会员(智慧版)中的《大阅兵:维护、威慑、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