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快咨讯

首页    >    核心业务    >    福卡咨询    >    快咨讯

城市更新 3.0:从“35 城名单”到“城市生命体”|独家定制

发布时间:2025-08-21
0




一、顶层信号: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定调“宜居·韧性·智慧”

7月14–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再度召开。会上提出“加快构建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总体要求,把城市更新列为“七大城市重点任务”之首。

与之配套,财政部公布 2025 年度“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北京、天津、唐山、大连、哈尔滨、苏州、温州、厦门、广州、海口、济南、郑州、长沙、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 20 城新晋入围,加上 2024 年首批 15 城,全国共有 35 座城市进入“国家队”,每城最高可获 12 亿元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投向“样板项目+机制建设”。






二、地方打法

重庆的“生活圈”理念:重庆的实践超越了物理空间的改造,聚焦于“人”的体验,推动从“造房子”到“造生活”的范式革命。“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是对“宜居”最生动的诠释,它将更新行动与市民的日常需求(养老、医疗、教育、购物、交通)精准对接。

江苏的“系统化”要求: 江苏省的通知强调了“系统谋划”和“规划体系”,防止更新行动碎片化、项目化。其核心在于城市体检先行,用数据诊断城市病,再针对性地开出更新“药方”,确保了行动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上海的“数字化”中枢: 上海作为超级城市的代表,其“一网通办”(优服务)和“一网统管”(强治理)双轮驱动模式,已成为全国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它成功地将技术逻辑与人文逻辑相结合,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从理念到实操的全套参考。






三、如何解码城市更新 3.0 时代?

然而,在实际落地中,技术应用与民生需求如何精准对接?数据壁垒与协同治理如何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效益如何兼顾?这些问题直指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技术是手段,而非目的。唯有回归“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体验”的初心,才能避免陷入“为数字化而数字化”的误区。  

福卡智库最新推出的快咨询服务《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道”》,从技术逻辑与人文逻辑的交织中,深入提炼出数字化转型的三大底层逻辑:“以效率重构交易规则、以成本重塑服务边界、以体验定义治理价值”。这三大逻辑为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强调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的高效化、精细化和服务化。

趋势研判

• 技术临界点:大模型+城域物联将让“城市操作系统”在 2027 年前全面商用;

• 风险临界点:数据主权、算法伦理、数字鸿沟三大灰犀牛同步逼近;

• 治理临界点:从“政府主导”走向“市民共建”,数字素养成为新型公共品。  

从“35 城名单”到“城市生命体”,新一轮城市更新将是一次以“数字化神经中枢”为内核、以“宜居韧性智慧”为标尺的系统重构。谁能率先把技术逻辑与人文逻辑拧成一股绳,谁就能在城市更新的 3.0 时代拔得头筹。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