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俄互免签政策正式落地。9月2日,中方宣布: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中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随后,9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表示,俄罗斯相应也将对等实施对华免签政策,作为对中方这一友好措施的回应。至此,中国单方面免签30天的国家数量已经达到了47个。要知道,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初,中国国门初开,当大量国人出访美西之后,简直颠覆三观,本以为西方社会水深火热、垂死腐朽,现实却是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现代化水平与优渥生活,原本朴素的信仰在现实的代差面前轰然崩塌。如今,历史似乎在重演,只是角色对换了。在美西方抹黑中国整整一个年代的背景下,外国人来到中国,一样颠覆了三观。贫穷落后的印象被城市的摩登与繁华所取代,体验中国科技,是大部分博主们的“必玩项目”,“高铁游”“磁悬浮游”成为热门打卡项目;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相对比的,还有外国游客频频提及的安静与安全。这种“眼见为实”的亲身体验,远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不仅能够打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阴间滤镜”,还为中国统战打下民众基础。此前,“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不仅带动了一波各地旅游经济的小高潮,也打破了西方媒体镜头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改善了国家的整体形象。让GDP增长结构尽可能和老百姓直接关联,让西方抹黑舆论“闭嘴”,旅游业或将成为最大抓手。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各地文旅部门纷纷“花式”炫技,但往往“雷声大雨点小”,依然难以有效激活旅游经济。因此,如何爬坡过坎、拓展旅游经济的广阔空间成为当务之急。对此,福卡智库推出快咨询《迎接旅游经济面临的挑战》,本报告旨在剖析当前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全球旅游业的竞争态势,总结传统旅游强国的模式与经验,以及新兴市场的创新路径和战略布局。同时,揭示国内旅游经济发展需要破除的梗阻,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借助免签热潮快速激活各地旅游经济、促进国内整个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