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3个月,吸引277万人次中外观众,收入达7.6亿元,带动350亿元城市综合消费——8月17日午夜,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落幕。这个被贴上“神奇”“超级”“一切皆有可能”标签的文博大展,一举创下了全球博物馆单个收费特展参观人数、总营收和传播总量的世界纪录。
与此同时,统计显示,上海埃及展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350亿元,更重要的是,拉动城市消费比例高达1∶48,远远超过1∶6的国际惯例,其中,文创活动及周边衍生产品收入逾4.4亿元,超越了门票收入。
上海会展经济的盛况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无论是会展模式本身的创新,还是城市会展模式的各有千秋,背后隐藏的则是会展经济底层逻辑的深刻转段。
按照ResearchAndMarkets.com的市场预测,全球会展活动市场规模到2028年将达到15529亿美元,2021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2%。在此过程中,会展经济的“乾坤大挪移”,不止在于模式创新、底层架构调整,更在于以“嫁接型枢纽”为核心定位的系统性变革。
更多精彩内容可参见福卡周报[A]202535期中的《上海埃及展带动消费超350亿元,会展经济如何“乾坤大挪移”?》。
本报告包含以下内容:
三类会展创新模式
从门票经济到生态变现的系统性变革
如何放大“会展*”倍数效应?
本期福卡周报还包含以下内容:
《上海的破局之道,既不在小孩,也不在老人,而在于流动的青春》
上海城市吸引力走上下坡路?
真正制约上海人口增长潜力的因素
如何吸引流动的青春?
《引导基金“两头堵”——合肥、深圳、杭州三种模式怎么学?》
产业引导基金正从“两头吃”变“两头堵”
如何化解产业引导基金的“不可能三角”?
三城模式如何复刻?
《行政区域改革:中越比较》
越南行政区域改革的三大战略考量
中国行政区域改革的新版本
未来两大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