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诞生了第一座“百亿楼宇”——中信大厦。因为建筑外形酷似古代礼器“尊”,中信大厦也被称为“中国尊”。
根据2019年全国县(县级市、旗)的一般预算收入排名,全国约2000个县(县级市、旗)中,仅有13个县(县级市、旗)的财政收入超过百亿元。
也就是说,全国超过99%的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不及“中国尊”一年的税收。
曾经一座楼富过一座城,但繁华与黯淡交织,如今,很多楼宇经济并未跑出“加速度”。美国穆迪分析公司发布的研究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写字楼空置率达到20.1%,首次超过20%的关口,超过了1986年和1991年经济衰退期间的最高点。
另据戴德梁行大中华区的租户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四个一线城市的甲级写字楼整体租金表现一直承压。
对于楼宇空置众说纷纭:
一种是经济周期说。近几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商办行业出现退租潮、成交周期变长等一系列弱市现象。
一种是货币“宽松——收紧”说。高楼建设热潮往往是因为在货币宽松背景下,借贷成本低。自2019年起,中国楼市信贷政策收紧,尤其是2020年“三道红线”出台,更是直接让开发商面临巨大资金压力,楼市连带着CBD等进入萧条期。
此外,还有人认为低生育率是楼宇空置的“灰犀牛”,电子商务、远程办公等削弱了传统办公的需求,导致楼宇空置……
面对时代切换,楼宇经济的转型迫在眉睫。福卡智库认为,楼宇空置问题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关键症结锁定在:城市功能迭代了,城市功能怎么转,楼宇自然跟着怎么转。
为此,福卡智库推出快咨询服务《过剩楼宇的盘活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的做法》,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外成功案例,结合未来城市功能转型的方向,为您深度剖析盘活过剩楼宇的创新之道。
【报告内容】
1、降低空置率——大都市由建设转入运营
2、从土地建设到场所运营——城市运营新模式
3、未来展望:“4+4”模式引领楼宇经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