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问题。
这引发了中日关系微妙震荡。中国表达了极度愤怒,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连发四问,用词严厉。
11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布日本出行提醒称,日本领导人公然发表涉台露骨挑衅言论,严重恶化中日人员交流氛围,给在日中国公民人身和生命安全带来重大风险。
11月16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郑重提醒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已在日中国游客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
这让日本股市、旅游业大受影响。11月17日,日经225开盘跳水,一度跌破50000点。
中国大陆-日本周度航班量出现大幅下滑,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春秋航空、海航控股、吉祥航空、厦门航空、四川航空、深圳航空和山东航空等10多家航司发布赴日航班退改政策;据航班管家数据,第45周中国大陆-日本周航班量比第40周下降14.5%。
有评论称,高市早苗此举是为了向美国展示日本在亚太的棋子作用。
毕竟,高市早苗对美国“极度谄媚”的形象已深入人心。高市早苗称将推动日本对美5500亿美元投资计划的实施,聚焦能源、AI、关键矿产等领域。同时日本还将采购美国大豆、天然气和皮卡车等产品,为美国缓解贸易压力。此外,日美签订的《关键矿产及稀土供应链合作框架》,意图构建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每份礼物可谓是送到了特朗普的心坎上。
然而,极度亲美的外交政策能为日本换来经济增长吗?日本在美股主导的秩序中将扮演什么角色?它能否得到想要的军事“自主权”?
另一方面,高市早苗的亲美行为,也让日本社会内部的深刻对立进一步呈现。以自民党和维新会为首的执政联盟,对高市的表现赞不绝口,甚至打出“120分”;而在野党、走上街头的抗议民众和网民,却认为这是“彻头彻尾的奉承外交”、“丧权辱国”。
日本亲美背后的深层矛盾究竟是什么?曾经的尖子生为何经济、政治、社会方方面面都陷入困境?日本的政局将如何演变?日本未来的出路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