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核心业务

首页    >    核心业务 > 福卡会员 > 德培论道会员A

福卡分析 | 2023年第8期

发布时间:2023-03-03
0

本  期  要  目

 

★ 2023房企转型背水一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房企要想走出困境,仅靠“摸奖式”转型探索还远远不够。未来房企的重心势必朝着精耕细作的方向收敛自我。

 

 

★ 上海引领数字城市——并非所有城市都要学上海

上海数字化转型将“技术+场景+产业”一网打尽,看似有模式却并无定式,盲目对标反而会导致各城市在外在、硬件上越来越“卷”,在内核、落地上却越来越空。

 

 

★ 延迟退休成压力测试器

延迟退休成为压力测试器,考验着国家、企业、个人方方面面的平衡术。归根结底,诞生于工业时代的工作标准、人生阶段划分已越来越无法适应当下。

 

 

★ 园区经济三化靠产业再聚焦?

园区产业再聚焦过程中容易走向对园区本质的偏离。事实上,相较于主导者角色,园区更应挑起产业资源组织者、整合者、策划者的角色。

 

 

★ 油价定价权漂移

如今,金融市场对油价定价权的主导正在耗散,定价权回归实体,且市场权重下降,政府权重上升。中国或将凭借市场地位获得价格优势,更借此打开外交空间。









园区经济三化靠产业再聚焦?











(详细分析可参阅《福卡分析(上海)》2023年第8期

园区经济三化靠产业再聚焦?》)








1979年蛇口工业园区一声炮响中国园区经济带入疾驰的发展轨道。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全国各类产业园区已逾8万个;另据三菱日联银行分析,截至2022年11月,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合计2782个,其中国家级经济区675个。一方面,园区持续成为中国经济的一抹“亮色”无论是经济贡献还是技术突破,园区都是关键引擎。《2022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显示,百强园区中,GDP超过1000亿元的园区已达48个,汇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00家的园区有65个。尤其是230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表现抢眼,2022年1—6月工业总产值合计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0.5%,远高于全国3.4%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整个园区行业正经历惨烈的“洗礼”行业盈利性直线下降,从2020年的4.07%降至2021年的1.81%(方升研究数据),几近“腰斩”。而2022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疫情反复、房地产低迷等不利因素,园区招商、运营压力明显上升。据世邦魏理仕数据2022年第三季度北京、上海、深圳产业园区空置率分别达到18.1%、17.3%、11.2%


冷热交替下,风生水起者有之,败走江湖者有之——重新洗牌的背后不仅是多如繁星的园区,更是与之同生的运营模式和发展理念。毋庸置疑,产业园区正告别野蛮生长的旧时代,进入专业化、个性化、生态化的新时代。宏观层面,园区经济作为重大战略与国策调整的核心载体,本就随着战略重心调整进行阶段性演进。不同功能、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园区经济,承载着产业布局、城市发展、金融资本发展的同时,也折射出我国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诉求和目标。以2022年“专精特新”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为标志,当经济重心向科技攻坚倾斜,也将驱动园区专业化,当下,国内园区运营商已开始构建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框架。招商蛇口工业园区联合一众生态合作伙伴,开展百企“专精特新”深度陪伴计划;星河产业集团提出“1+2+3”(区域政府+培育单位+小巨人企业)的专精特新服务模式,皆为例证。中观层面,缝合科技、经济“两张皮”,园区生态化是推进产学研耦合的前沿阵地。企业已成创新主体,广东有“四个90%”之说,即当地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经费、90%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源自企业。区别于传统高校往往为了理论上的纯粹追求,与产业“貌合神离”;园区创新以企业团队为单位,把产业要素有机融合起来,不仅有市场一线的敏锐嗅觉,更有推动新技术、新模式落地的产业资源,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可释放源源不断的创新能级。微观层面,以个性化破解园区经济的痼疾——“千园一面”下的模式趋同与政策“内卷”。纵览各地园区在主导产业定位、园区空间规划、招商政策、产业运营体系上都高度趋同。而当唯一的差异仅集中在优惠力度上,便自然驱动园区进入内卷、“拼政策优惠”的歧途。立足于本地产业特色、寻找符合自身的发展路径,进而衍化出独特的个性IP,成为破解园区经济陷入同质化、共性竞争的关键所在。



  • 相关链接:

福卡内参

福卡智库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