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宏观政经

首页    >    福卡洞见    >    宏观政经

控制了台积电就捏住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命门?中国如何突围?

发布时间:2023-02-17    浏览次数:
0


福 卡 智 库



 01


美国为何把台积电作为控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命门?



武侠小说中,每当有神兵利器出世,江湖便会掀起一场你争我夺的腥风血雨。如今的芯片产业正是这样一把“绝世神兵”,而全球“江湖”正围绕芯片产业,展开新一轮“华山论剑”。

其中,如果可以用深谙独门绝技的“东邪”,来比喻在存储芯片领域独步天下的韩国。那么武功超群却又不择手段的“西毒”非美国莫属。

近年来,面对中国芯片产业的逆势崛起,美国“多管齐下”,贸易壁垒、芯片法案、制裁企业等种种“招式”层出不穷。

近期,美国更是对台湾地区芯片产业施展“吸星大法”,甚至包机将台积电的上千名工程师、设备等等分批运往美国,大有把台积电变成“美积电”之势。

此种局面已使得部分行业观察家发出担忧:“台积电赴美将会令全球芯片市场全面洗牌,中国企业将会面临严峻挑战”。难道说只要美国控制了台积电,就等于是捏住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命门?

以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承担的角色来看,这种论断不无道理。

台积电的创设,标志着Foundry(晶圆代工)业务模式的崛起。自此,芯片企业过去自行包揽设计、制造、封装芯片等全部工序的IDM模式被打破,行业分工使得专攻芯片制造领域的台积电成坐上了芯片制造领域的“头把交椅”,而绝大部分芯片企业则把重心放在芯片设计与应用,早已不具备制造芯片的能力。

因此,只要把控了制造环节,将使得后来者处于纵有技术也无法在中、短期内生产出芯片的窘境。由此观之,美国此番出手极准,实属“剑指”产业死穴。

不但“打得准”,而且“打得狠”。从台积电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来看,美国选择其作为目标更可谓是一招狠辣的“重手”:

其一,以规模与体量而论,台积电不仅是晶圆代工企业中的“龙头老大”,在整个半导体行业中亦是举足轻重。

晶圆代工行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马太效应”作用明显。台积电的晶圆代工业务,影响到全球84%的芯片产能。除此之外,超过4200亿美元的市值,不但使其站稳亚洲上市企业的第一梯队,更是远远胜过英特尔、高通、AMD三家行业巨头的总和。

其二,以技术与设备优势而论,晶圆代工板块极高的进入门槛使得台积电的作用在短期无可取代。

传统印象对于“代工”的理解不同,晶圆生产对于工艺水平、产品良率、产能要求极为苛刻,因而放大了技术及设备所起到的行业壁垒作用。由此,新的竞争者既要大量投入,弥补技术、设备差距,又要保证足够持续运营的盈利能力,显然难度极大,因而也使得台积电在把中短期内不可或缺。

其三,以市场占有率而论,控制台积电就等于动摇了全球芯片市场的“半壁江山”。

根据TrendForce数据,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台积电占据晶圆代工领域市场份额已达56%,而在7纳米以下先进制程,其市场份额也已超过50%。

与之相对应的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合肥晶合集成等大陆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总和也仅为10%左右,同时这些企业在先进制程方面与台积电的差距则更为明显。

由上观之,正是台积电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巨大影响力,使得美国将其作为对中国的芯片产业展开“绝杀”的武器,颇有一种屠龙宝刀在手,“天下莫敢不从”的意味。

正如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所坦言的,“全球化已经接近死去,自由贸易也几乎要死了”。



福 卡 智 库



 02


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围堵已经基本完成



细究“芯片战”中的草蛇灰线,美国的战术打法堪称“四违背、一没有”: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违背世贸组织规定、违背产业规律、违背企业利益,科技封锁没有底线。

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Chip 4”等联盟体系作为对中国技术抑制的主要手段,强调限制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出口相关技术和关键设备。

另一方面,采取《芯片和科学法案》等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通过行政手段创造竞争优势,旨在减少对于中国产品的进口,进而建立排除中国的新供应链体系。

如此一来,中国芯片产业可谓正面临全方位的打压、无死角的封锁。而此次美国攫取台积电正是这一战略中关键的一环。

其实,受到美国影响的芯片产业关键节点企业并非只有台积电一家。

除了芯片制造,EUV光刻机、EDA软件,乃至硅片原料都已经成为了美国打压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抓手。

如在2023年1月27日,美国与荷兰和日本就限制向中国出口芯片制造设备达成协议,将把出口管制措施扩大到荷兰阿斯麦、日本东京电子和尼康等公司。

而在1月31日,彭博社又报道,拜登团队正在考虑,全面禁止美国供应商向华为提供任何产品,可以看到美国封锁中国芯片产业的链条还在持续延长。

然而就危险性而言,这些企业对我国芯片产业造成的威胁,远不及台积电等台湾地区芯片企业。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出于中国大陆芯片产业链对于台湾地区的高度依赖。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22年我国进口芯片约为5384亿件,其中来源地为台湾地区的芯片约为2187.76亿件,占到总进口数量的四成以上。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台湾地区的政治现状。台湾地区芯片企业始终难以摆脱成为武力打击目标的“被迫害妄想”,这也使得它们更坚定地将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之上。

如“大陆若攻台,台积电会被摧毁,一切都会毁灭”此类论断甚嚣尘上。由此,荷、日、韩等美国盟友在面对全球产业链中举足轻重的中国市场时,尚有服从经济规律、寻找新的对华合作模式的可能性。

而政治逻辑压倒经济逻辑、一心要跟着美国“跑”的台湾地区,依靠市场换取合作的策略就失灵了。

因此,美国近期对于阿斯麦等企业追加的限制政策,实质上还是在“封锁线”上进行查缺补漏的“虚招”,而控制台湾芯片产业才是真正见血封喉的“实招”。

而随着台积电这关键的一环被锁上,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围堵已经基本完成,这一既定事实,是当前研判中美“芯片战”态势最重要的一个前提。

不同于先前针对企业、个人的试探性打击,美国现在的遏制手段已经实现全面化、系统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此观之,美国正通过“芯片战”把中国拖入长期对抗的“持久战”。其意图是尽可能地对中国的产业发展“下绊子”,延缓中国追赶的脚步。



福 卡 智 库



 03


中国如何破局?



尽管美国的国际竞争“工具箱”已经相当完备,但在科技创新这个变数最大的领域,再用传统的方式制裁、封堵、遏制中国,也将会使其自身暴露出更多的“破绽”。

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就是说要打赢一场战斗,基本的作战策略是正面扛住,阵线稳重,然后有奇兵从其他方向迂回突破,取得胜利。

放到当前中美“芯片战”来看,尽管美国不断出招,但中国依然能够做到“以正合”。

从内因看,一方面,中国的大国体量使得其在应对外部冲击时具有更强的韧性,这是其打得起“持久战”的重要前提。

中国是全球化贸易的重要参与者。使得美国难以封锁中国与外部进行产品、技术、人员等要素流通。同时,中国产业体系相对完备、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独步全球的市场规模也为国内芯片企业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足以奠定因应美国产业遏制策略的底气。

另一方面,中国在芯片产业的部分环节上已经实现突破。

其中芯片封测行业表现尤为明显,从过去几年该行业的变化来看,我国封测行业销售额全球占比提升明显,全球封测行业产能持续在向大陆转移。

此外,在占据芯片应用大头的成熟制程领域,我国也已能够实现自主研发生产。

再从外因看,当前半导体业发展周期迎来拐点,全球芯片企业的大调整。

一面是各大芯片企业纷纷爆雷,已经不具备跟着美国“瞎折腾”的动力。

2022年下半年市场转向“去库存”,芯片企业营收显著下滑。英特尔2022年第四季度的营收为140亿美元,创下2016年来最低季度收入。全球两大存储芯片巨头三星和SK海力士中,三星芯片业务的第四季度经营利润同比暴跌97%,SK海力士更是披露了过去十年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

对于企业而言,生存才是首要目标,巨大的亏损压力下,利润与政治该如何抉择恐怕不言自明。

另一面,新技术的异军突起又在逐步压缩传统芯片企业的先发优势。

新材料和新设计已成为芯片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客观上也将先发国家拉回到与我国同一条起跑线上。目前我国在宽禁带半导体、碳基半导体材料、光电子芯片、量子计算等领域具有一定先发优势,因此具备了和传统芯片大企业掰手腕的潜力。

然而面对美国环环相扣的“芯片十八掌”,中国不能只靠硬扛,还要在战略上多花心思。美国不断收缩“包围圈”的战略态势下之,中国芯片产业想要真正转危为安,除了“以正合”还需要做到“以奇胜”

从2018年美国制裁中兴国际、华为,再到最近的华为断供、美日荷协议,实际上是美方不断抛出种种议题来制造“作战机会”。

由此,双方博弈中,往往是美国掌握了决定战场的主动权。而我国在博弈过程中则是被动接招的一方。在芯片战上也是如此,美国将10纳米以内的先进制程划为主战场,这才使得EUV光刻机等尖端设备成为拿捏我国利器

正是因为在美国设定好的战场上打赢“芯片战”的胜算不大中国芯片的“命门”“变局的关键”还是在于利用类似“四渡赤水”的战略奇谋跳出包围圈。



福 卡 智 库



 04


中国跳出“包围圈”的两大战略机遇窗口



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当前我国已迎来两大战略机遇窗口。

其一,基础材料、设计理念等技术领域的颠覆性变革,有可能促成中国芯片产业开辟新赛道。

长期以来,技术差距一直是限制我国芯片产业追赶先发国家的最大阻碍。大量国产芯片企业面临着研发即落后、投产即落伍的尴尬境地,这使得过去的芯片产业难以依靠市场机制自发培育。

而随着摩尔定律效用逐渐放缓,芯片的整体技术路线也将面临全面洗牌,这将是未来全球芯片产业要面临的最大变数。就像中国的长征火箭实现自主研发一样,基础材料、设计理念等颠覆性的变革有可能改变芯片的内容与形式。

在传统芯片领域,中芯国际已经实现仅用DUV光刻机就能实现10纳米等效工艺的技术;而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我国也已具备氮化镓和碳化硅的技术积累。这是使得中国芯片产业通过这新赛道实现突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其二,美国的封锁体系也并非铁板一块,也给予了中国进行“芯片统战”的操作空间。

内部环境来看,尽管当前各股政治势力,在利用芯片产业抑制中国这一主张上达成了共识,但还不足以形成长期凝聚力

当前美国面临经济分化、贫富差距扩大和社会割裂等多重问题,因此总体上看其内部依然是分歧大于共识。

这意味着,即便两党在芯片战略上能够达成合作,在具体执行上还要经历无休止的争执与扯皮。

外部环境来看,各国产业战略诉求不尽相同,而美国长期以来对于其传统盟友的掠夺加深了阵营内部分歧,使得同盟的可靠性与凝聚性都呈下降之势。

以欧盟为例,目前其芯片产能远远落后于中、美两国,因而在中美博弈中采取平衡策略 虽然短期内有追随美国限制中国高技术公司的行动倾向,但长期而言还是更看重自身的产业安全。

因此在美国的芯片法案之后,欧盟也推出了自己的《欧洲芯片法案》,意图是跟美国抢蛋糕

美国“劫掠”台湾半导体产业已经给全世界都提了个醒——一切皆有可能,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笑到最后。这也使得过去那种铁板一块的盟友关系出现了被撬动的可能。

因此在长期上,随着不断扩大的芯片战,持续破坏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排除存在有些企业会主动选择与美国脱钩

综上所述,随着台积电赴美,我国芯片产业的“命门”短期已经被美国所拿捏。如果不能打破由美国设定战场的竞争格局,我国依然将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因此中美“芯片战”的真正命门,在于如何跳出美国的“包围圈”,而随着美国与其盟友日益离心离德,以及半导体产业新一轮技术革新浪潮的到来,这一轮历史机遇正向中国打开窗口。


  • 其他文章:

政府专项咨询类

福卡智库财经传媒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