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产业经济

首页    >    福卡洞见    >    产业经济

“注水”、宫斗、翻拍、高片酬,影视问题背后六大争议

发布时间:2019-09-30    浏览次数:
0

导读


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在资本、科技、审美、权力、历史与未来、东方和西方六大领域存在分歧与争议,关键在于勾兑取舍、动态平衡。



从资本追逐的热点到承受重压、生之多艰,短短一年的时间,影视行业恍若从天上掉入泥潭。


影视大佬凄惨的业绩折射了这种变化。


据公开资料显示,上半年,万达电影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1亿元至6.1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3.75亿元相比,业绩下滑幅度为55%-65%;


曾被称为“影视娱乐第一股”的华谊兄弟更是成为亏损王,亏损逾3亿元;


即使坐拥《疯狂的外星人》、《千与千寻》等高票房影片,光线传媒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仍出现95%的下滑幅度;


北京文化上半年亏损4800万元至6800万元,同比下降208.51%至253.72%;


长城影视亏损规模为1500万元-3000万元;


被注入国资的唐德影视亏损7250万元至775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0.45%至186.00%。


在行业“好难过”之时,政策之手仍未放松。除了继续对“注水剧”、宫斗剧、翻拍剧、演员高片酬等问题保持高压,最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计划推出电视剧“限集令”,强化行业整治。



 

六大争议


事实上,影视界的动荡折射的不过是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陷入迷茫的一面,梳理来看,文化产业存在六大争议:


1

文化被资本劫持问题


李渔说,“我以这才换那财,两厢情愿无不该”,文化与资本交融自古已然,文化也需要资本的支持,盘活文化要素,加速产业化、资本化,提振产业发展壮大。但资本“不讲对错、只分利弊”,一旦以经济效益、以盈利的视角看待文化,往往导致文化迷失在金钱编织的泥沼里最终沦为资本的牺牲品。


典型如拉一线明星做高商誉、签对赌协议等娱乐圈花式资本玩法登场后,各路玩套路、赚快钱的资本蜂拥而至,以致编剧汪海林感慨“我很怀念煤老板做我们投资人的日子”。


2

文化与科技的主辅问题


科技赋能文化好似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赋能文化不仅对文化制造装备、新闻出版等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还能催生新兴文化产业业态,包括互联网相关的泛娱乐产业、流媒体音乐等。


另一方面,从沃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艺术”导致经典艺术“光晕”消逝的黯然神伤,到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尔多诺、霍克海默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欺骗本质的揭示,再到海德格尔对现代科技的技术沉思,无不表达对技术的拷问及相当程度的反省和批判。


3

文化审美缺失


“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很多停留在“红红绿绿的多喜气”、“金灿灿的就是好”的审美线,就像信众们自发筹钱,把四川省安岳县石窟佛像修补“喜气洋洋”,宗教艺术中的慈悲、谦逊从佛像中透出的美感荡然无存。


4

文化与权力之间的交融、冲突


权力之剑与文化之果历来相容相冲,“韩流”诞生伊始,就有着“举国体制”的底色(源于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文化立国”战略),而著名的赫鲁晓夫与非现实主义抽象派艺术家涅伊兹韦斯内的恩怨纠葛也是一场在前苏联政府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背景下,政治与艺术“彼此斗争、相互咬合的白与黑”。


更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和权力之间的交融与矛盾在中国尤为突出,毕竟在 “文以载道”的传统影响下,文化无法脱离其政治内涵。


那么文化与权力之间究竟如何相处?


5

文化的历史与未来孰为导向


基于经典意义上文化往往被视为“历史沉淀的产物”,文化产业及活动往往对历史“追根溯源”的惯性依赖,诸如轰轰烈烈的国学热下充斥了对传统文化的非理性迷恋,不上学校念私塾,遇事“不问苍生问鬼神”,着汉服唐装祭孔形式化主义等层出不穷。


但《2001太空漫游》启发乔布斯开发iPad、《黑客帝国》推动建立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初步认知,西方科幻文化启迪现实技术发展的各事例又激发让未来幻想开启文化发展的探讨。


究竟是“历史的文化”还是“未来的文化”?


6

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孰优孰劣


中西文化有诸多差异,就哲学思想而言,前者以社会为出发点,以伦理为核心,后者以自然为出发点,以实验数据为核心方法。


就普遍观点不同,前者是群体主义的,注重人际关系协调的“絜矩”,而后者是个人主义,注重个人独立的“自由”。


中西文化的截然不同也导致对冲与矛盾,历史上中国也曾全盘推翻传统文化、当下也出现全盘否认西方的趋势。



 

三大界面的博弈


进一步分析而言,上述六大文化领域分歧实质关于三大层面的界面处理。

 

首先,文化与资本、文化与科技的问题,关键在于明辨文化为目的,运用资本/科技为工具,“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


资本领域早就有“文化不言利”的说法,文化产业立身之本是文化价值,文化产品或服务之所以有经济效益也恰恰在于其有相对独立的文化价值。


资本逻辑和经济逻辑不能取代文化逻辑,除了满足商业逻辑外,从生产到传播到消费,都要有经济、市场之外的追求。


而论科技之于文化,即便是作为“无科技不文化”典型的美国,传媒技术、摄影技术、3D 动漫技术等也不过是其输出美式价值观的桥梁和利器。


在这一层面上,无论是资本还是科技皆为手段,是文化产业的驱动要素,推动了文化产品的价值从单一的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转换。


归根结底,资本/技术创新不得取代文化创意本身,资本/技术的形式必须服务于文化的内容。


其次,文化与审美、文化与权力的问题,要求文化本身及其与社会要素建立动态的微妙平衡。


一分为二地看,审美缺失是实用主义文化在物质充沛时代急需升级的表现。毋庸置疑,文化引导并制约着个体审美,试想如果没有希腊艺术家雕塑的神像,强健的身体审美有什么根据?没有李白的诗,豪迈之美如何让无数的人折腰?……正是形形色色的文化范型作为承载某种审美趣味的容器而引导着审美大军的不同走向。


而历来的“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文化正是当下中国审美缺失的根源,毕竟实用性的审美基准是“论有用”,而美学基本规则却是“无用的,才是美”,尤其在现代一个物质空前丰盛、什么都不缺的年代,“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而审美力已经逐渐发展为新时代需要的能力。


尽管横向比较北欧因其审美品味而更能感知生活“处处是美”的趣味,在全球幸福感报告中占尽前十榜单,中国仍道阻且长,但如奶嘴文化当道点燃对小鲜肉阴柔美的追捧等文化取向现象都开始显现多元审美的雏形。


文化和权力之间的冲撞是两者重寻平衡点的应激反应。在上世纪中旬,文化带有鲜明的为政治服务的色彩,“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毛泽东语),可以说当时的电影“无一不反映、再现、宣传、突出,甚至直接参与了各个层面的社会变迁”。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两者开始重新寻找平衡,也出现了“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如当代艺术通过对先锋的追求,往往被认为与政治“划清界限”。由此观之,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微妙平衡,也是动态顺势而为的。


最后,历史和未来因素、中西方因素体现的是文化中勾兑与取舍的选择。


中国传统文化尽管有其精华,如作为“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渗透的家国情怀和修齐治平、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且不说传统文化不少内涵本就是落后腐朽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思想),甚至连精华也有其局限性,随着时空变化,时过境迁,渐渐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孙子兵法》提倡的原始民本观“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君主为能治之主体、而民则为受治之客体,即君主为主导而民众为附庸,严重滞后于新型的民主要求,因而需要寻求勾兑与取舍。


纵向看,是历史与未来的勾兑。与其一味让“历史照亮未来”,在兼有精华瑰宝、封建残渣的历史中寻找答案;或更强调“未来引领今天”,突出文化的未来感、引领性。


《流浪地球》就是标志性事件,虽然有多少影迷会因此走上推动科研发展的道路还未可知,但其本身已经变成有力的科普形式,潜移默化地在大众中培育科学精神。


横向看,是东方与西方的勾兑。一定意义而言,近代中国的崛起正在于开放+国民禀赋,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成就就是根植于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精髓、继而在勾兑中融合创新发展的成果。


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过程并非走极端地完全摒弃传统的全盘西化,而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杂交。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出的一条中国特色的路子即为一例。


由此观之,文化杂交融合,在采撷中西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创新、超越才能释放活跃的生命力。


综上,面临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六大分歧与争议,关键在于勾兑取舍、动态平衡,唯有如此,才能让文化因外部要素彼此成全,让文化焕发活力。


了解更多



福卡智库近期关于文化的文章和课题项目:


······



  • 其他文章:

福卡内参

福卡智库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