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区域城市

首页    >    福卡洞见    >    区域城市

内向、外向、中坚,三大城市群都是狠角色!你在哪个群?

发布时间:2022-03-08    浏览次数:
0

从中国目前最强的三大城市群来看,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各有千秋,如果让它们在一起PK,谁会是最强的?



福 卡 智 库



 01


长三角经济规模:一个顶俩



从三大城市群的比较看,截至目前,长三角包含的城市最多(41个)、人口最多(超2.35亿人),面积最大(35.8万平方千米)、创造的GDP总量最多(超过27万亿元,占比全国24%),经济总量超过京津冀和粤港澳之和。

2021年,长三角坐拥8个万亿GDP城市,上海2021年GDP更是突破4万亿元,近半城市跻身全国百强榜。

长三角面向亚太,背靠长江经济带,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体量几乎相当于珠三角和京津冀之和。

尽管这几年京津冀GDP由2013年的 6.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6万亿元,但相较于粤港澳和长三角,京津冀在经济体量上仍是个头最小的——它拥有13个城市、1.1亿人口、面积21.6万平方公里,却仍比不过11个城市、1.34亿人口、面积5.6万平方公里的粤港澳(GDP 约达13万亿元)。



福 卡 智 库



 02


京津冀“内向”,粤港澳“外向”



从区域一体化的程度来看,若比较京津冀和珠三角,深圳最早开放,6年后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随之开放,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珠三角吸引港澳台外资效果显著,而京津冀即便离日韩很近,在吸引外资上也不如长三角。最关键的是在支柱产业上,京津冀以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等重工业为主,珠三角则以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等轻工业为主。

前者资金密集,以国企为重;后者劳动力密集,民营经济活跃。

显然,相较于京津冀重在解决内部协同发展的内向性,珠三角更外向,发展的关键是通过港澳的接口融入世界。

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就意在通过一体化发挥异质性的杂交效应来促进制度融合,接轨世界。



福 卡 智 库



 03


粤港澳国际接口 ,长三角经济中坚



再看长三角,有网民早年戏言:“京津冀是北京和他的仆人们,珠三角是亲密的表兄弟们,长三角则是上海和他的小伙伴们。”

而今看来,“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粤港澳则以大湾区将港澳纳入珠三角的弟兄行列,只剩长三角的小伙伴们还嗷嗷待哺。

因为港澳的国际化,广东又是最早改革开放的,粤港澳照理说比长三角更接近世界,长三角的市场化程度及国际化自然不如粤港澳,尤其在新经济领域,特别是体验经济、文化产业等方面尚不前卫。

从粤港澳、长三角最重要的两大城市,深圳和上海的对比,可以一窥两大城市群的较量。

深圳是市场驱动的自由创新,上海更追求战略平衡点而相对保守。深圳第一强“区”深圳国家高新区,更是培育了华为、中兴、腾讯、迈瑞、大疆等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从人口结构来看,深圳15-59岁区间的人口占比达到79.53%,位居一线城市首位,60岁以上的人口仅占比5.36%。上海15-59岁人口为1661.91万人,占66.8%,而60岁以上的老龄化人口占比为23.38%。从年龄结构来看,深圳比上海更加年轻,活力也更大一些。

但是从经济体量、文化、金融等方面来看,上海都更胜一筹。

回到粤港澳、长三角的对比,从面积、人口到经济体量,长三角都更胜一筹。

比如,粤港澳的经济腹地远不如长三角,相较于云南、贵州等泛珠三角地带,长三角往下延伸,是绵长的长江经济带,更远则是“一带一路”走出国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长三角显然拥有中国最大的经济腹地。

而且,粤港澳在产业结构上的完整性、纵深性亦不如长三角,因为长三角拥有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及最高端的科技产业。

且不说中国在国家战略层面的三大科创中心,有两个在长三角(上海和合肥),仅从长三角内部分工看,从上海的极端制造、江苏的先进制造到浙江的精致制造,既有芯片、飞机制造等高精尖,又有义乌小商品等批量生产,还有昆山制造的生态链,更有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安徽志在承接制造转移,基本形成梯队发展,集群效应显著,经济结构相对最完整。

只不过,区别于粤港澳的异质性,长三角同质化严重,短期在同城化、交通一体化、社会经济一体化等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相对较小,但长期受制于内部重复竞争,反倒难以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拖累整体发展。

如此一比较,粤港澳与长三角,显然一个是激情四射的潜力股,一个是成熟稳重的蓝筹股。两者都远离政治中心,形成独树一帜的自主性商业文化氛围,只不过珠三角有港澳这个特殊插口走向世界,其关键在于如何打破内外制度壁垒。

因此,粤港澳将更为积极、亢奋地拥抱世界、探索时尚、先行先试、重在突破。

这就决定了粤港澳作为国际接口,将走在改革前沿。

而真正的经济中坚还在长三角。

毕竟,长三角的经济体量堪称全国最大,政策上不会太过冒进,增速上也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再加上其腹地又如此雄厚深广,既无粤港澳的复杂落差,内在联系又远高于京津冀,这里自然是中国经济的责任担当,未来将呈现中性化特征,重在勾兑、协调、平衡。



福 卡 智 库



 04


京津冀:权力中心无可替代



以此看京津冀,既不如粤港澳有冲劲,也不如长三角有韧劲,无论是人口流动、经济体量还是市场活力,都难以匹敌。

让粤港澳、长三角都望尘莫及的是,京津冀乃权力中心,这是无可替代的。

北京作为首都,率先以减量倒逼更高质量发展,不管是向外疏解功能,还是内向优化核心功能,都必然是京津冀的中心,只不过是借“一核(中央政务区)两翼(雄安新区和通州副中心)”打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奇经八脉罢了。

京津冀当下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未来将进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由此,中国超级都市圈第一梯队基本定位也就一目了然了。

其实说到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在一定意义上从地缘、历史、人文等方面根本无法比较,但伴随中国崛起,又必须比学赶帮,因而长期看,未来这三大超级都市圈都将趋于一体化,以各自舒展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真正融入世界。

参考文章:

《芝加哥、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竟然都不是全球城市!从一线城市变全球城市要具备哪些条件?|城市发展》

《世界十大城市中国占近1/3!城市凭什么成为超级枢纽?|城市发展》

《城市化率已近65%!二次城市化如何展开?|城市发展》

《收缩将是城市新常态?城市如何转型升级?》

《城市发展两极化!至少22%的城市还没来得及扩张,就要拐弯了|城市发展》

《全球GDP超4万亿城市中国占了2/5!城市发展从模仿到赶超靠什么?|城市发展》

- END -

图片


  • 其他文章:

福卡内参

福卡智库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