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区域城市

首页    >    福卡洞见    >    区域城市

台风一来,城市“现形”,城市如何化解灾害、版本升级?

发布时间:2019-10-12    浏览次数:
0

导读


人类创造了城市,却让城市在灾难中成长,这实际赋予了城市化解灾难危机的使命,因而,化灾害为神奇是城市化版本升级的神韵。


 

城市为什么经不住考验?


近年来,每当台风袭来,沿海部分城市集体内涝似已成常态。


今年台风“利奇马”“光顾”之时,不但多地内涝严重,且个别城市又是缺冲锋舟,又是缺驾驶员,也暴露出救援系统的缺陷。


可以说,每次台风扫过,都是对城市排水系统的一次考验。然而,台风期间诸如水帘洞天、泛舟垂钓、“水都”等词语充斥媒体舆论都反映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脆弱性。


城市为什么经不住考验?


且不说湿地消失、水系断流等自然排水系统“衰竭”,单过度城市化导致地表硬化就已“闯祸”。因为从雨水渗透率看,相比自然土壤80%-90%,人造地面却只有20%,以致城区排水困难。


再加上,城市无节制的扩张,照理城区面积扩大一倍,排水压力就是原来的一倍,但不仅旧城排水管老化、超期服役不解决,就是新城的排水设施也不达标。


而即便要改造,在水电煤共埋下,地下管道也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推倒重来。更何况从一开始,我国就不顾国情和气候不同,以全盘苏化盲目建设排水系统,结果按苏联少雨的标准,下水管网仅埋地下5-10米,管道直径才1米,仅可预防半年一遇的大雨,当年短视规划的“因”自然结出内涝的“果”。


加之,某些官员只顾形象工程,“重面子轻里子”导致城市排水标准始终滞后。除天安门等重点地区能防10年一遇的大雨外,大中型城市1-3年一遇,有些甚至不到1年,雨季出现海景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不过相对于“轻地下”让城市内涝成灾,“重地表”正引发摩天大楼的建设潮。


高层建筑和城市人居理事会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继续在高层建筑中占据主导地位。在2018年完成的143座200米以上的建筑物中,有88座在中国。


而这不仅源于地方政绩攀比,还因前所未有的城市化。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指出,预计2025年,中国将会有221座人口超百万的城市。


然而,相比摩天大楼之于城市是财富的象征,下水道才是城市的智慧和良心(雨果语)。城市可以不比财富,却不能没有“良心”。北京的下水道仅能防1-3年一遇的大雨,相较于纽约“10-15年一遇”,东京“5-10年一遇”,无疑是“小巫见大巫”,更无法与巴黎可游览的下水道博物馆媲美。


地下尚且搞不定,地表上的高楼大厦岂非建于危卵之上?显然,城市所谓的“不发达”不在经济而在脑力。脑力不发达者把城市建在地表,发达者则将城市建在地下。


于是相对于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的世纪,单北京到2020年就将开发9000万平米的地下空间。


 

城市化进程的第二场革命


由此,城市化进程拉开第二场革命的序幕——从比高度进入到比深度。而实际上,当前灾害叩门程度还远不如城市化的革命力度。


城市化有三场革命:第一场革命是交通方式的升级,从汽车时代到城市轨交化,分别为城市带来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建设浪潮,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


第二场革命是开发空间的转移,由地表到地下,为城市开辟地铁网络、地下管道和商城等新战场,但也导致地陷、内涝等城市灾害。


至于第三场革命则是城市的智能化,单我国就有95%的副省级城市、83%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均在规划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智慧城市规划投资达到3万亿元,建设投资达到6000亿元。


虽然城市从粗放到智能化还只是热身阶段,但未来一旦城市普遍完成智能化,最大的灾害将不再是风暴潮以及地震等,而是电磁暴之类的灾害。


因为城市本身变成了一个电脑智能系统,若被太阳强磁暴袭击而断电,或被感染病毒而受攻击,那么城市的一切都将无法运行,电网全部停电,卫星无法导航,交通完全失控,医生无法手术,就连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也将瞬间倒下。


尤其是对城市智能化欠备份,若没有人机双系统的切换与接驳,那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城市陷入瘫痪而束手无策了。


这亦印证了柏拉图的告诫:智慧的代价是矛盾。城市化既意味先进化,却也注定灾害化,对此又岂是“执着坚守”还是“弃之不顾”的“二选一”?


城市的发展早已不可逆。人类创造了城市,却让城市在灾难中成长,这实际赋予了城市化解危机的使命,因而,化灾害为神奇是城市化版本升级的神韵。


 

城市将如何拯救自己?


那么城市又将如何拯救自己?显然,社会对待自然极端危机时不能以极端手段,在城市化与灾害化的关系上仍需软硬结合。


因为当前放大自然灾害的恰恰是城市的软实力不足。


一是对自然灾害的预先告知和参与不足,比如地震等灾害预报不及时,受灾信息不畅通,以致民众很难自救,更难于参与施救。


因而,若能对灾害社会性的未雨绸缪,像日本那样建立灾难预案体系,或许就不会有震后加固城市,暴雨后堆沙包等“马后炮”了。


二是对社情民意之类所谓的灾害神经过敏、防范过度,比如高房价问题,但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却远远不足,既对自然灾害茫然,又缺乏抗灾组织化训练,以致大灾一来往往应对不力。


若平时养精蓄锐,加强灾难预防,进行灾害逃生教育和演习,那么对灾难自然将有序从容以对。


三是市政建设、城市规划的媒体节目少之又少,有的也仅仅是开工剪彩,特别是电视节目脱离群众、脱离生活,比如,多的是百里挑一的生活小概率事件,以致城市决策缺乏民意参与。


而实际上,抗灾关键还在自救,若能利用媒体组织民众抗灾,不但能赢得救人时间,或许还能在灾难中创造奇迹。



软硬结合


再从抗灾的硬能力看,城市建设应善于在巅峰玩退场。


“9•11”已发出高楼预警,如今钢结构和玻璃幕墙都成了都市梦魇,一旦高楼火灾,消防云梯才100米,又如何救火?


更别提高层逃生几无可能了,再漫无目的为政绩建设豪华高楼显然不合时宜。加之,对城市地面下的欠债已导致灾难频频,从高楼转向地下建设可谓迫在眉睫。


而不管是芝加哥以蓄水池+深隧解决城市内涝,还是香港以雨水隧道降低水浸风险,包括巴黎、伦敦的地下工程都仅仅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后视镜,中国还得在理想与现实中间选择第三条道。


一方面,对于现有大中型城市,可考虑地理气候特征和城市发展所需,建造不同排量的蓄滞池和地面渗漏的深度坑排系统。


特别是京、津、沪,除明河明渠排洪外,或许可以效仿日本60米以下的排水系统,建造混凝土立坑和地下河,以此通过雨水蓄滞和雨水渗透,结合降雨信息系统,进行各地的排水调度,并对水浸区域建立雨水调整池。


另一方面,当前许多县级市不仅仅是建在地表上,而且美的仅仅是政府大楼、法院、财税大楼、党校等,因而,对于扩建中的中小城市,规划的权威性提前到位是关键。若城市布局、地下建设都从长远全局规划,自然就不会因临时修补而手忙脚乱了。


更进一步从根源看,软硬结合的关键还在于行政和资本的驱动。


前者在于改变官员的政绩导向,比如,考核行政长官实行城市灾害化程度的一票否决制,那么地方除考虑规划的合理性外,对城市灾难做好预测、预防和演练,将使灾难损失降至最低,从而让城市提高抗灾能力。


后者则在于利用资本的贪婪,特别是当证券市场都由企业转向市政了,新一轮的金融资本创新浪潮无疑将让资本盯上城市建设的新战场——而不管是地下空间开拓还是城市的智能化,都将在资本万马狂奔中被冲上建设的巅峰,这恰恰是改造城市的大好时机。


届时,前有灵敏嗅觉的资本打前阵,后有考核指标的步步紧逼,在城市规划逐步到位之下,城市自然就将在灾害的洗礼中版本升级了。


1. 网站更多精彩内容请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jpg

  • 其他文章:

福卡内参

福卡智库系列产品,聚焦中宏观形势、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领域。专供各级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