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企业动态

首页    >    福卡动态    >    企业动态

呼吸机订单爆满!中国制造能否趁机翻身?

发布时间:2020-04-08    浏览次数:
0

截至北京时间4月3日10时,海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已经超过93万人,且拐点迹象仍未显现。


在疫情高峰期,各国急需口罩、呼吸机、额温枪等医疗物资,但因停工停产,这些物资缺口大得惊人。


尤其是呼吸机,据世卫组织(WHO)分析,每6个新冠肺炎患者中会有一个发展为重症,呼吸困难。随着海外确诊病例数持续攀升,救命呼吸机面临严重缺货。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目前世界各地医疗机构拥有的呼吸机数量仅占全球需求量的9%左右。


在确诊人数最多的美国,美国医院协会预计,目前美国的呼吸机缺口高达76万台;在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呼吸机的严重短缺已经迫使医生忍痛放弃对部分患者的救治,老年人成了最先被牺牲的人。


而医疗条件差的第三世界国家未来面临的形势可能更严峻,比如西非的马里,人口多达1900万,但全国仅有56台呼吸机。


暴增的需求一时间让各国慌了手脚,于是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最先控制疫情、且制造产业链完备的中国。


如今,世界各国都来中国抢购呼吸机,几十个国家的订单不断涌入中国公司,有些国家甚至还派包机或军用飞机来提货。


医疗器械产业突然冲上了风口浪尖,相关造富传说层出不穷:一大批濒临倒闭的口罩厂,如今靠着对外订单,每天净收入数百万人民币;众多医疗器械公司,呼吸机订单排到六七月份,即使24小时“超速运转”,也做不过来……


资本市场上,近期A股三大股指走势低迷,但医疗器械板块多股大涨,呼吸机概念公司也是集体上扬。


然而,即便是像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也仍然难以满足巨大的缺口。


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呼吸机这个行业过去过于小众,导致厂家数量原本就很少。


由于使用的场景和人群数量非常有限,一般情况下,医院配备的呼吸机数量不会太多,大型医院最多十几台,小型医院则是个位数,且多以无创呼吸机为主。此外,呼吸机属耐用品,其使用寿命通常在六年以上,通过维修甚至可以使用超过10年。


在疫情之前,全国每年出货的呼吸机也就万余台。


其次,由于呼吸机供应链分散在全球,国内很难迅速实现量产。


呼吸机属于精密仪器,硬件涉及包括压力驱动系统、患者回路、过滤器和阀门等在内的300—400个小零件,有任何一个零部件发生故障,整个机器就无法运转,且这些零件分散在不同国家,需要协调超过一百个供应商,在当前全球物流不畅的情况下,核心零件短缺严重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国内产能。


再次,目前国内符合认证的呼吸机生产厂家数量并不多。


医疗器械出口需要符合当地的资质,例如美国的FDA认证、欧洲的CE认证。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呼吸机企业共有992家,其中仅有90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含“进出口”,占比约9%;而据企查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国内拥有呼吸机注册证企业仅有31家,其中只有22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含“进出口”。


而截至目前,中国有创呼吸机生产企业共有21家,其中8家的主要产品(一周产能约2200台)取得了欧盟强制性CE认证,约占全球产能1/5。


尽管因为疫情严重,很多国家放宽了准入要求,但能够符合条件的仍然是少数。


最后,抛开资质审批不谈,其他类型制造企业的跨界转产,仍然面临技术门槛、质量把关等一系列问题。


呼吸机不仅需要有硬件支撑,还需要软件加成,它的底层系统是算法,即使有第三方公司能够提供核心硬件,各个公司的算法却都是闭源的,就好比即使有足够零件能组装一台电脑,但要能使用,还需要有自己的一套操作系统。


鱼跃医疗就表示,一台医用级呼吸机从研发立项、检测、临床验证、改造升级、核心制造、算法优化、医疗注册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


业内人士表示,即便是在疫情之下审批加快,跨界企业生产呼吸机需要突破技术壁垒、生产线改建、完善供应链等,估计从零起步的跨界企业可能要花费一年半到两年才能实现量产。


所以呼吸机不同于口罩,哪怕是曾经拍着胸脯说“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能造什么”的五菱,也不能立马就造出呼吸机。


就连半个月前在推特上称“特斯拉制造呼吸机并不困难”的马斯克,最终也是选择一周后直接从中国采购了1255台呼吸机运到洛杉矶救急,以回应推特评论区和特朗普的不断催促。


目前国外很多知名车企“临危受命”,纷纷转产呼吸机,而目前高端的呼吸机核心技术专利等依旧掌握在海外少数几个集团手里,对于车企而言,呼吸机生产商愿意在多大程度上分享其设计图纸等资源,直接关系着车企转产的能力。


但巨头们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显然不会轻易对外公布自己的专利技术。


近期意大利就出现过工程师用 3D 打印制造呼吸阀,以解医院燃眉之急,最后却被厂家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的事件。即使最后取消诉讼,但原厂家“碍于医疗法规,依然无法提供设计文件”。


事实上,中国呼吸机产能仅占全球的约20%,全球前十家企业中,中国只占据三家,面对呼吸机这种医疗设备,中国制造也很难拯救世界。


而实际上,呼吸机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缩影,呼吸机制造上存在的问题背后反映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更大问题:自主知识产权缺失,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正是因为医用呼吸机核心零部件如涡轮和传感器等依赖进口,使得疫情期间如何解决货源供应问题成为生产的关键。而这也是诸多厂商无法短时间快速量产的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是一个整体,疫情之下部分制造业的火爆并不能掩盖整体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被疫情切断下的量大面广的冲击。


尽管3月制造业PMI大幅回升至52%,但这仅反映经济活动较2月快速恢复。从同比看,经济活动远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随着国内复工复产进度加快,疫情对制造业的第一波冲击正在缓解,但海外疫情对制造业的第二波冲击正在逐步显现。


虽然海外医疗物资订单爆棚,但除此之外的大量出口企业遭遇国外订单的大批取消,从原先的“赶订单”转变为“丢订单”。


至于如何看待制造业如此“一冷一热”的魔幻场景,中国未来产业布局究竟该如何走?福卡认为,从长远来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必然将沿着两大纵横坐标延展。


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更多分析,可参阅福卡智库内参《福卡分析》中《制造业两难:冲击最大?依赖最大?》一文。


成为福卡内部报告会员,可获得更多关于经济社会形势的分析预判。


呼吸机订单爆满!中国制造能否趁机翻身?.png

  • 其他文章:

咨询动态

福卡智库决策咨询中心拥有10多个专业研究室,与政府有关部门、信息机构、科研院所、权威专家紧密合作,使用有效的预测咨询工具与决策分析方法。帮助客户增强分析力、决策力和执行力,为客户提供最完善的预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