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企业动态

首页    >    福卡动态    >    企业动态

2021年三大悬念?|亮点研讨

发布时间:2020-12-15    浏览次数:
0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

杜甫《可叹》中的首句可谓是2020年的一个生动写照。

这一年,疫情贯穿全年,加速全球剧变,只是开头和演变出乎意料。最初爆发疫情的中国用了大约4个月的时间控制住疫情,逐渐恢复元气中,德国前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撰文《2020中国大胜》称,“他们的努力结出了硕果”。

对武汉爆发疫情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包机从武汉撤侨,关了总领馆的美国,却成了全球疫情第一重灾区。

截至12月12日9:39,美国累计确诊病例16290412,累计死亡病例302727。其中,12月9日美国单日死于冠状病毒的人数为3054人,创下新的纪录。这一数字超过了9·11事件中约2900人的死亡人数,也超过了二战开始时死于珍珠港袭击事件的约2400人。

这一年,美国大选牵动世界的心,尤其在中文世界,不仅是媒体的焦点话题,还是街头巷尾、餐桌酒席上的热门谈资,“送孩子上辅导班不清楚孩子上什么科目的爸爸却能对美国大选如数家珍”,足见美国大选的话题性和影响力。

人们一直盯着对特朗普的“通俄门”调查和弹劾案,却不料终结特朗普连任的竟是疫情;年初还有人在激动地讨论布隆伯格能否击败特朗普,结局却是拜登登上大位。如今,大选结果已经尘埃落定,人们又开始为特朗普和拜登后续的命运操起了心······

2020年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包括矛盾、冲突乃至不幸,这似乎也成了“庚子多灾多难”的注脚,尽管有专家驳斥这是“典型的伪科普”,却不妨碍人们借此来叙事。

那么,2021年还将面临什么?

01 关于2020那些靠谱和不靠谱的展望

每年年末年初都会有一波对新一年的展望预测,我们先回头看看2019年年末、2020年年初有哪些预判扑街,哪些预判中的。

1、三大扑街预测

  • 全球经济站稳脚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弱复苏,新兴经济体为增长主力。世界银行也得出类似结论,预计2020年全球增长率将微升至2.7%,2021年为2.8%。据此,有媒体认为,2020年世界经济有望重新站稳脚跟。

而这一年,全球经济却一脚踏空,跌进了负增长之谷。

  • 中美经贸关系缓和

依据2019年12月13日中美对外发布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声明,有媒体给出预判,中美经贸关系走向缓和,这将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以及为全球贸易形势改善、世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而这一年,中美互关使馆,美国针对中国企业的封杀面不断扩大,对人员交流全面收紧,几乎到了没有对话只有互怼的地步。

  • 央行货币政策走向“平静”

彭博社认为,2020年全球经济不会出现衰退,新兴市场可能会继续降息,但多数央行将保持平静,货币政策腾挪空间不大,可能会更多地采用财政政策来提振经济。有媒体也据此认为,央行货币政策趋于消停。

而这一年,美联储开启了无限量宽松,欧洲、日本以及中国也都不同程度地开闸放水。

2、三大中的预测

  • 全球动荡、经济暗淡疲弱

早在2019年年初,坊间就流传一个说法:2019年是最近十年最糟糕的一年,但却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该预判认为,尽管2020年未必会这么不乐观,但世界经济流年不利,前景并不乐观。

另外,英国《经济学人》报道,2020年将是动荡之年,以“不稳定”“愤怒”“政治极化”“全球经济疲弱”为标签。两大话题将长时间占据全球新闻头条:美国总统选举和全球经济疲弱。

尽管上述预判也未曾料到世界经济会因为疫情而被打到负增长,但在总体基调上基本吻合今年的形势走向。

  • RCEP终于成立。

该判断认为,如果日本不出状况,RCEP今年将最终成立。这将重塑亚洲的贸易格局,并对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印度是否会加入存在不确定性。

11月15日,该预判兑现。

  • 比特币或迎牛市

该判断认为,基于美国大选、美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比特币“减半”等因素,2020年比特币将迎来牛市。

12月1日,比特币创出历史新高, 价格达到19918美元。而今年以来,比特币价格从7200美元一路飙升至20000美元左右,牛市行情再现。

针对2020年,福卡智库早在2019年11月初就提出了预判,撰写了《2020经济之魂》系列文章,在这个系列文章中,福卡智库指出:

  • 眼下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混沌时期,世界经济处于“缺魂”状态,而所有这一切极有可能引爆链式危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世界产业链、价值链和产业秩序首当其冲。

  • 一系列经济危机难以逆转之后,又将引爆全球性民粹主义,引发社会性、政治性大骚乱。

  • 随着近年来过剩的涌现、堆积,出清已被顶在杠头上,2020年引发大规模出清是个大概率事件。

  • 传统动力“日薄西山”,新经济、新产业又面临“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俨然“少了魂魄”,增长趋缓亦是难逃的宿命。1

鉴于形势的严峻性,在这个系列文章中,福卡智库对企业提出预警,“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2020年不要有大动作,维持企业运作就是对社会、国家的善事。”

虽然我们没有能力预测到疫情的爆发,但今年整体形势运转的内在逻辑和发展态势印证了我们上述预判。

02 2021年三大悬念

当我们把视野投向2021年,三大悬念萦绕。

一是财政是否难以为继?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减税降费双重影响,全国财政吃紧,财政收支呈现“紧平衡”,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更加突出。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加,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过紧日子,压缩财政开支已经成为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的常态和共识。

早在今年年初,地方就已经加码削减支出。不少地方年初公布的一般性支出压减幅度,多数在5%以上,一些地方超过10%。

就连被认为“不差钱”的深圳都开始较大幅度压缩支出。

在年初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深圳市财政局就表示,除教育、卫生、社保、科技、粮油储备等领域支出以及保工资的刚性支出外,市财政局将督促预算单位将其他基数项目全部纳入压减范围,按政策一律压减10%,减少支出9亿元。

不仅如此,深圳对预算项目审核将更加严格,除了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实施的项目,以及涉及重点民生、安全生产、机构运行等刚性支出外,其他新增事项原则上不安排。

因此,2020年,深圳各单位申报新增项目经费829亿元,审核后安排642亿元,这一数据与去年相比减少78亿元,压减幅度接近10%。

此外,武汉市财政局要求,2020年各部门单位基本支出中一般性支出一律压减10%以上,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一律压减15%以上。

呼和浩特市财政局更是要求,对部门一般性支出按照20%规模进行压减,一般性支出中的“三公经费”按照30%规模压减,一般不再安排因公出国境经费。

到年中之时,地方削支进一步升级,在年初削减支出的基础上,再次加码。

以黑龙江为例,在年初已对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18%,公用经费压减15%,办公用房维修压减20%基础上,细化并加码压减力度。比如因公出国经费、公务接待费压缩60%,会议费、培训费、国内差旅费压缩5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办公用房维修费压缩40%,印刷费、办公用品购置费压缩30%,预算执行中一律不追加新的支出预算。

这背后是前三季度财政收入的下降。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前三个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002亿元,同比下降6.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335亿元,同比下降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5667亿元,同比下降3.8%。全国税收收入118876亿元,同比下降6.4%;非税收入22126亿元,同比下降6.7%。

在财政收支下降的同时,土地财政仍占据重头。

根据财政部门统计数,前三个季度,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9360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到地方财政收入65%,占到全国税收收入41%,全国地方基金延算收入93%。

如果将前三个季度全国土地收入4.9360万亿元,加上土地和房地产相关五项税收1.4343万亿元,房地产收入总共6.3703万亿元,占全国财政45%、占全国税收53%,占地方财政84%。

在国家坚持房住不炒,牢守楼市调控底线以及住房市场供求已经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土地财政的空间实际上是不断被压缩的。

那么,接下来财政收支如何延续,财政的困难究竟如何化解?这是2021年有关各方难以回避的难题。

二是金融发展方向在哪里?

从2007年到2017年堪称是中国金融大爆炸阶段,在这十年间,中国金融内外部形势一片大好,整个行业迅速膨胀,期间,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更是火上浇油,金融业成为各种资源要素蜂拥之地。

不过,随着2017年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出手修理金融业的野蛮发展,调转金融发展频道,对金融业的相关政策不断收紧,如今金融形势愈发萧瑟。

且不说曾经盛极一时的P2P已经全军覆灭,就拿手持牌照、前几年热火的信托来说,如今也持续处于萎缩态势。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12月3日发布的《2020年3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截至2020年9月末,全行业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为20.86万亿元,较2019年末减少7432.79亿元;单季规模缩水超过4000亿元,环比下降1.97%,降幅扩大。

银行、券商、风投等的日子都不好过。

金融形势的变化对以往的发展套路釜底抽薪,那么,接下来怎么走,金融形势还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困扰着参与各方。

三是究竟是通胀还是通缩?

近年来,从内部到外部,货币洪水滔滔不绝,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不仅反映到专家学者的研究中,更反映到人们持币抢房的行为上。

然而,今年11 月全国CPI同比下降 0.5%让持通货紧缩观点的人找到了支撑。

有分析认为,当下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在持续加剧,在通缩已经实质性逼近的情况下,那些呼吁及早退出宽松政策、恢复正常化政策的观点是搞错了方向,将酿成大祸。

不过,针对这个观点,也有分析提出了反驳,认为根本不存在通缩,只是通胀没有反映到数据上罢了。而且,货币超发也不一定引起物价的大幅上涨。

本应很清晰的问题,似乎也因为数据上的不清晰或者是认识上的不一致而变得模糊不清了。

而在官方层面,对通缩和通货的判断将直接反映到货币政策上。

2021年还未到来,诸多悬念和挑战已经摆在那里了。

那么,如何破解这些悬念,如何应对这些挑战?2021年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更多深入分析将发布于福卡智库后续内部报告《预判2021》。

本次会议还讨论了以下问题:

  • ·澳大利亚选边背后

  • ·中东宿命

  • ·月球竞争新版本

  • ·基金何去何从?

  • ·上海“十四五”发展趋势


福卡智库

“福卡”取自英文“FORECAST”,意为“预测,预言”。福卡智库首创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席经济学家王德培领衔的服务多元化的智库机构。 


福卡智库创办以来,秉承“破解复杂,预测未来”的宗旨,坚持“客观、冷静、中性、实证、有效”的科研原则,以福卡独特的“跨界、本质、未来”视角和“穿透、合成、创新”的“智慧型文化”,破解复杂、研制方案。 

二十几年来,福卡智库致力于为商界、政界提供科学理性、富于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智力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内部团队和资源平台,在城市战略、区域规划、园区规划、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积累大量的经验,仅度身定制的专项研究与咨询项目已有二千余项,完成了从亚行、跨企到国内各类园区、各企业集团、各级政府的相关咨询课题。

福卡智库已经形成了“经济预测、破解复杂、发展战略、可行方案”四位一体、相互促进的综合优势,成为业内的知名品牌,2020年5月,入选上海市重点培育智库名单。     

  • 其他文章:

咨询动态

福卡智库决策咨询中心拥有10多个专业研究室,与政府有关部门、信息机构、科研院所、权威专家紧密合作,使用有效的预测咨询工具与决策分析方法。帮助客户增强分析力、决策力和执行力,为客户提供最完善的预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