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试看报告

首页    >    试看报告    >    试看报告

5G建设无法全指望运营商

发布时间:2020-04-03    浏览次数:
0

相对于2008年的“4万亿”,时隔12年后中国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出台“34万亿”,其中5G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独占“新基建”七大领域鳌头。


如果说2019年是5G发展元年,尚因产业大环境不确定、5G技术有待成熟等相对谨慎保守,那么2020年5G作为“新基建”之首的战略地位一旦确定,或一改迟疑进入大投资、大发展。


截至今年2月初,三大运营商共在全国开通5G基站约15.6万个。仅因此疫情就促发5G远程会诊、5G+无人机/车+机器人等火爆,更以5G+超高清视频+VR技术实现了亿万“云监工”。


运营商们无不按下快进键,2019年全国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55万个。照中国通信院预计到2025年仅5G网络建设投资就将达1.2万亿元。


更有专家预估,若5G网络覆盖98%的人口需建400—500万个基站,而因5G为产业互联网服务,基站更稠密,或高达800万乃至1000万个。


难道5G的好日子真的来了?


当下5G投入以三大运营商为主,可实际使用除了8亿网民,主要得益仍是各大网络公司,却在客观上形成运营商为投入方、网络公司为产出方的偏态格局,反倒将收入产出的这笔帐全压在了运营商身上。


通讯基础设施严格意义上就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国家理应出面协调产业与国家以及各行业之家的利益平衡。


中国在5G和高铁上率先获得突破,就因天然接近大市场、大政府,市场够不着的地方都是靠政府强力支撑的。但这仅仅是前提上的,至多在初级阶段,若要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目前以5G的投入产出结构是难以为继的。


在5G的战略部署上,大市场与大政府的勾兑与重构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与行业之间。


本文选摘自《福卡分析(上海)》2020年第12期《关于5G的体制优势与现实盲区——大市场与大政府现实升级版》。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