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记住账号
  • 两周内自动登录

试看报告

首页    >    试看报告    >    试看报告

健身业受困“庞氏经营”

发布时间:2019-08-12    浏览次数:
0

健身有多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支出同比增长39.3%,高于医疗服务、旅游住宿、交通支出等增幅。


马甲线、A4腰、iPhone 6腿、反手摸肚脐、巧克力腹肌……众多“健身效果衡量标准”成为备受追捧的网络热词;各地的年度马拉松赛事、山地马拉松、商业越野跑和三铁比赛、彩粉跑等趣味健身活动异乎寻常的火爆。


然而,看似“风景这边独好”,传统健身房的经营却越来越举步维艰。“健身房倒闭潮”已在全国各地上演,据央视《经济新闻》报道,仅去年年中的三个月内,北京就有超过20家健身房倒闭;而在全国范围内,60%的健身俱乐部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问题。


2018年健身行业报告数据显示,近84%的健身俱乐部熬不过12个月。健身房跑路引发的经济纠纷也时常见诸报端.


据中消协发布的《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在具体服务投诉中,2018年全国各级消协组织受理的健身服务投诉量达11948件,进入所有投诉项目的前十位。


近期,国内最早的连锁健身品牌“浩沙健身”的倒闭更是将“健身房已死”的争议推至风口浪尖。


一边是健身热,一边是倒闭潮,健身市场冰与火的二重奏颇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人们为什么去健身房?健身房从古希腊的黄金时代起源,一直延续到如今,在这段复杂的发展过程史中,人们给出过很多答案:为了战争而训练;为了挖掘人体的潜能;为了看起来像个超人;为了看起来不柔弱;为了在竞争对手中称雄;为了成为男人的领袖……


而如今,健身则直接来源于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毕竟,对于中国人来说,体型肥胖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传统健身房显露疲态,表面来看,遭遇“中年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制于定制化的私教工作室和运用互联网思维的新型健身房的挤压,但从本质上来讲,基于“先办卡,再消费”的类金融模式,才是传统健身房穷途末路的根源所在。


当健身房越来越把预付卡当作融资工具,健身行业的发展随之脱离商业本质,陷入“庞氏经营”的困局。


从发展趋势来看,健身房摆脱困境,在于顺应社会需求的功能全面迭代。



(本文选摘自《福卡分析(上海)》2019年第28期《 体型肥胖化,模式金融化——健身市场难逃“中年危机”?》)。



  • 其他文章: